社論說,不少輪候公屋的家庭現居租貴地狹環境差的私樓劏房,為了減輕一些劏房家庭的負擔,當局與社企和私樓業主合作,讓輪候公屋已數年的家庭,廉租暫住“良心業主”提供的單位。與上世紀安排等待上樓人士入住的臨時房屋區不同的是,今天的過渡性房屋是由私樓業主提供,社企管理,有社企還與志願機構合作,向住戶提供理財培訓和子女功課輔導等服務。當局並且打算擴展至工業大廈,都可以提供過渡性住屋。
釜底抽薪靠增加土地
這種安排對業主和住戶都可得益,住戶固然可以提早結束劏房生涯,而業主與其白放著土地儲備空置,不如行善,而且將來要把工廈改建成住宅,也有既定事實來支持申請改變規劃用途。
不過,過渡性房屋只能夠作為權宜措施,要解決基本問題,還是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政府早前決定把安德臣道原本規劃作私樓的地皮改建公營房屋,有助紓緩短缺。近年私樓供應量都能夠超出長策的每年一萬八千個單位的目標,令當局有能力不減私樓數目都可以增加公屋供應,不致因減少私樓供應而推高樓價。
且不說政黨建議的把公私營樓宇供應由六四比改至七三比,單是要做到六四比,政府都要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在覓地拓地方面加重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