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北京曬水污染防治“成績單”
http://www.CRNTT.com   2018-10-13 10:04:07


 
  韓永岐:2017年,北京全市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氨氮年均濃度比2016年下降52%,劣五類水質河長比例下降5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得到消除。同時,密雲水庫等主要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

  新京報:近年來,北京地區水環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韓永岐:首先,是機制改革的紅利充分釋放。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市級總河長,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全面建立,做到了河湖管理全覆蓋。同時,我們深入實施了跨區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全面推開跨鄉鎮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水差了要交錢,水好了能收錢,用經濟杠杆推動地方政府落實責任。其次,各地各部門真抓實幹在截污治污。我們先後實施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從2013年至今一步一個腳印在推進,建成大中型污水處理廠65座,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2%,城六區達到98.5%。另外,2016至2017年依法整治散亂污企業1.1萬多家,這些都共同支撐了水質的持續改善。

  新京報:目前水環境治理還存在哪些問題?

  韓永岐:目前依然存在一些污水入河的情況,特別在郊區,需要進一步採取措施,對污水進行收集處理。另外,管理上需要進一步落實,把水污染防治責任落實到鄉鎮一級。例如我們的跨區斷面補償機制,今年將斷面補償推廣到鄉鎮,要求有13個鄉鎮的區,全部實現跨鄉鎮斷面補償。從補償金來看,跨區斷面補償機制效果明顯。北京從2015年開始實施跨區斷面補償,簡單來說,上游出水如果沒有達標,需要補償給下游,誰污染誰付費。第一年補償金近10億,去年5.4億,今年截至目前1億多,補償金的減少也代表水環境質量在逐步轉好。

  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