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提振實體將迎最大力度政策推動
http://www.CRNTT.com   2018-11-14 15:41:07


圖片來自網絡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近期,高層密集發聲提振民營經濟,從國務院到國家部委,從中央到地方,從金融、財稅到工信等領域,新舉措不斷出台。《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業內獲悉,包括發改委、國家稅務總局等在內的宏觀部門,開始密集啟動對經濟運行尤其是民營企業經營情況的大規模摸底調研。提振實體將迎來最大力度政策推動,一大波為企業解困的實質性舉措仍在路上。

  同時,數千億民間投資項目正在加速啟動。專家預計,伴隨政策利好效應不斷顯現,投資項目加速落地,民間投資增速有望進一步企穩回升,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將呈現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高層密集發聲 多管齊下提振實業 

  11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切實做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並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提出,中央財政對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擔保費率等成效明顯的地方給予獎補。

  近期,銀保監會、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全國工商聯等宏觀部門和組織的負責人密集表態,聚焦民營企業融資、稅負、營商、准入等環節中的痛點、難點,加大力度為企業解困、扶持企業發展。

  地方層面,多地“真金白銀”出實招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難題。例如廣東省正式發布“民營經濟十條”,重點圍繞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降低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新舉措。江蘇省推出28條為企業減負的政策措施,預計可為實體經濟企業降本減負600億元左右。

  “本輪提振實體經濟的力度之大、範圍之廣、程度之深都較為罕見,充分反映了中央對振興實體經濟的高度重視。”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本輪政策呈現三個特點:一是聚焦實體經濟企業的痛點和難點,比如融資難融資貴、稅負負擔高、行政效率低等;二是聚焦實體經濟面臨的跨領域、跨市場、跨行業問題,綜合施策,形成政策合力,比如緩解企業融資難題從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和財稅政策多管齊下;三是注重增強政策預見性,通過及時採取對策,有利於提升政策的邊際效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