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懈:藝術天空下全城提升“文化獲得感”
熱情的新疆音樂在傳統室內樂“推波助瀾”下碰撞藍調音樂,阿卡貝拉和馬頭琴構成奇妙複調,擊節樂音凝聚跨越民族的和諧之歌……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青年藝術創想周”上,集結8部中外音樂創新之作的跨界融合藝術劇場《東去西來》在上海戲劇學院首演。在藝術節平台的“聚光燈”下,放飛著一批批年輕藝術家邁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藝術創想。這放飛背後是“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完備機制的保駕護航。
2012年藝術節創設該項目以來,“扶青計劃”打造出一條從創作、演出到交易的完整產業鏈。七年間,先後委約了78位年輕藝術家的65部原創作品,在孵化的同時,成功推向多個海外知名藝術節,“扶青計劃”驚喜不斷。
創新,是藝術節的承諾、使命。而扶持青年藝術家和支持他們的創作,已然成為藝術節根深蒂固的傳統。
“20年前我帶著話劇《生死場》來到首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內心十分忐忑。那時我只是一個沒有名氣的小導演。上海觀眾以巨大的熱情給我肯定。”著名導演田沁鑫感嘆上海擁有創新基因和包容胸懷。
創新,為了青年,為了未來,為了每一個熱愛藝術的觀眾。五年前,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推出“藝術天空”計劃,要“拆掉”劇場的圍墻,提升人民大眾的文化獲得感。與此同時,上海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配送精細化程度、供給和服務能級快速提升,與之匹配。
今年,上海這座城市真正成為了沒有圍墻、沒有邊界的開放式劇場:58台、109場公益性戶外藝術活動場場精彩,從指揮大師夏伊與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帶來的森林音樂會到熱情似火的西班牙瑪利亞·佩姬舞團,從彩虹合唱團的實驗之作《白馬村游記》到上海木偶劇團的巨型戰象在中心綠地上狂歡巡游……目光所及,皆是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