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蜂蜜門”引發高層人事震蕩
http://www.CRNTT.com   2019-02-19 12:30:10


 “蜂蜜門”事件被罰

  此次風波事發於兩個月之前。2018年12月15日晚,一家名為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城金蜂”)的公司,因將大量過期蜂蜜回收作為原料並涉嫌更改生產日期被媒體曝光,並牽扯出了事件背後的同仁堂蜂業。

  次日,同仁堂方面對外證實,涉事的鹽城金蜂系其子公司同仁堂蜂業的受托加工生產商。據公告披露,同仁堂蜂業於2016年8月與鹽城金蜂簽訂了委托加工合同,當年並未實現生產;2017年委托加工產量220噸,而2018年前10月委托加工產量達1815噸。

  惹出禍端的同仁堂蜂業系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同仁堂”)旗下控股子公司,主要業務為加工蜂產品。公開資料顯示,同仁堂蜂業的前身是北京金蜂蜂業有限公司。2013年4月30日,同仁堂以約3272萬元的成本代價購得北京金蜂蜂業51.29%股權,將之納入旗下控股合併範圍,並更名“同仁堂蜂業”。

  整體來看,同仁堂蜂業在其整個業務體系中的比重並不大。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度,同仁堂蜂業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8億元、268萬元,占當期同仁堂股份總營收和淨利潤的比重僅分別為2.09%、0.15%;2018年前三季度,同仁堂蜂業實現營收1.97億元,淨利虧損87.3萬元。

  但此事在網絡上迅速發酵,同仁堂再次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鹽城市和北京大興區的相關監管部門介入調查認定,同仁堂蜂業部分經營管理人員在鹽城金蜂進行生產時,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生產蜂蜜、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為,違反《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同仁堂蜂業因此被沒收蜂蜜3300瓶,罰沒金額共計1420萬元。

  “同仁堂蜂業在委托生產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力和失察的責任。”同仁堂方面承認失責,並表示已責成同仁堂蜂業立即對涉事產品依法召回,對相關經銷商按照合同承擔責任,並對事件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

  此次北京同仁堂蜂蜜問題,觸及了食品安全紅線,北京市紀委市監委亦迅速對該事件啟動問責調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問責。在北京同仁堂集團層面,對北京同仁堂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梅群嚴肅批評,責令其向市委作出深刻書面檢查;對北京同仁堂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北京同仁堂股份董事長高振坤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北京同仁堂集團總工程師田瑞華給予政務記大過處分。上市公司同仁堂股份層面,總經理劉向光、副總經理張建勛和宋衛清均被免職。

  涉事的同仁堂蜂業方面,董事長張建勛、總經理張闊海、副總經理王志永、韓會秀、胡艶紅、鹽城金蜂廠區負責人王志軍等人亦悉數被免職,副總經理寧尚勇被進行誡勉談話。

  而同仁堂蜂業的食品經營許可證被吊銷,意味著這一子公司已失去經營資質。據悉,同仁堂所持的同仁堂蜂業股權後續將剝離轉讓給控股股東北京同仁堂。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同仁堂蜂業總資產1.82億元,淨資產5857.4萬元。

  同仁堂公告稱,根據上述處理,和對未來業務調整及相關資產處置,預計將減少同仁堂蜂業2018年度收入約1456.29萬元,減少利潤總額約1.13億元;預計將減少上市公司(同仁堂股份)歸母淨利潤約5778.65萬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