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故宮文創15億營收背後:跨界+IP+網紅
http://www.CRNTT.com   2019-02-20 13:13:45


 
  2018年10月下旬,故宮與北京電視台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開播。在年輕群體中頗受歡迎的演員鄧倫與周一圍擔任“故宮文創新品特邀開發員”,在每期節目中聯合嘉賓與專家進“宮”識寶,了解寶物的背後故事,並與設計師一起開發與故宮元素相關的文創產品。

  《上新了·故宮》總導演毛嘉此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節目並非為了利潤而賣貨,文創產品的利潤空間並不大,且大多反哺故宮文物修復和文物保護。節目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搭建一個故宮與年輕人之間的平台”。

  2016年,一部記錄故宮文物修復工作和有關性情各異的文物修復大師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火爆網絡,網絡平台播放量突破100萬次。

  有媒體曾向故宮建議,可以考慮依靠文創產品和門票等收入上市。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可通過國資委旗下全資投資公司持有股權,最後將股權收益作為故宮發展的事業基金,用資本運作來提供收入溢價,實現良性循環。

  但單霽翔表示,故宮文創的使命不僅僅是賺錢。2018年,故宮舉辦6萬多場教育活動,去了世界各地多個國家,不收一分錢。辦公益和教育的錢很大部分來自故宮文創收入。“所有都是免費的,我們把大量營銷收入投入到孩子們身上。因為我們盡心,這些活動讓他們長大後會成為對中華文化熱愛的一代人。”

  (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