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折叠屏”手機只是看起來很美:這是未來之戰
http://www.CRNTT.com   2019-03-03 17:22:13


 小批量生產

  折叠自如的顯示屏、耐用的機械外殼和全新的配套用戶體驗,這些都考驗了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廠商的技術能力。但從起初的構思到形成草圖,從完成一台折叠屏手機再到可以量產都並非易事,其間需要經歷繁瑣的步驟及工序。

  TCL通訊的手機設計師對記者說,剛接觸到柔性屏時,就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這塊柔性‘面料’,如果不能與逸動的機身完美貼合的話,那將會是一個遺憾……”

  但在折叠屏手機設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不少,李炫弘透露,最關鍵的設計還是鉸鏈技術,因為折叠鉸鏈的機構技術,需要兼顧折起來時的縫隙控制、打開時屏幕的平整度,以及打開過程freestop的機構能力控制。“在採用DragonHinge鉸鏈技術的系列產品中,我們與華星光電一起開發了屏幕與轉軸機構‘全貼合’的設計,這樣在機身折彎的過程中屏幕如影隨形”。李炫弘說,折叠開合次數是需要對屏幕的柔性、鉸鏈的耐用性和貼合的考研,是需要經過反覆折叠開合驗證的,目標是可以做到20萬次。”

  此前TCL通訊和華星有一致的認知,折叠屏手機中最難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完美解決屏幕和轉軸的集成關係,從而保證屏幕經久耐用,最大化產品的使用壽命。

  經過對柔性屏和精密折叠機構研究之後,做了目前的兩個功能樣機驗證:龍骨形鉸鏈樣機和蝴蝶型鉸鏈樣機。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保證屏幕在折彎的全過程中不被拉伸,“對於只有零點幾毫米左右厚度截面中要找到一個叫做‘中間層’,我們給他取了個名字叫‘畢達哥拉斯層’,”李炫弘表示,它決定了完美折彎軌跡的設定,而為了找到它,我們經歷了半年的反覆驗證,在驗證過程中兩個團隊也一起做了無數次嘗試。

  而隨著各家廠商的硬件難題的解決後,尋求對應的軟件解決方案,構建相關互聯生態系統成為趨勢。“折叠屏設備如果要實現更大的出貨量,還必須要克服軟件和應用場景的調整,這樣才能刺激更多的用戶,去更換自己手中的手機。”李炫弘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