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老年就業市場”是一座有待開發的市場富礦
http://www.CRNTT.com   2019-03-12 09:19:42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全國政協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建議開始啟動老年就業市場建設。他提出試點推動老年就業市場的建立,首先就是要保障這套就業體系與法律的接軌,同時還包括機構的建立以及輿論和觀念的推進,盡早為未來做好準備。

  東方網發表時評人楊朝清文章稱,長期以來,老人很容易被看成一個同質性的整體;實際上,老年人雖然擁有同樣的年齡標簽,卻在身體狀況、興趣愛好、家庭經濟狀況、文化資本等方面存在著鮮明的差異。伴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一些老人即使到了退休年齡,也依然有再就業的訴求;建立“老年就業市場”不僅有助於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也有助於豐富勞動力資源、釋放新的人口紅利。

  “當代國人不但趕上從農耕社會、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的騏驥一躍,還進入了有史以來老年人壽命最高、人數最多、比例最高的時代。”面對老齡社會,我們不能踟蹰不前,而是要積極看待老年人、積極應對老齡化。“老去”不能陷入“獨自凄涼無人問”的悲苦境地,而是要努力成為一個“有作為、有快樂”的過程。

  文章認為,那些有知識、有經驗的技能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猶如“香餑餑”,是稀缺的勞動力資源,即使到了退休年齡,市場上依然對他們有強烈而迫切的渴求。山東出台政策遴選高端智庫將退休人士納入其中,教師、財務人員、醫生等退休老人被返聘屢見不鮮,他們的“老有所勞”,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也為自己提供了價值實現的通道。

  文章指出,如果說有些老人的“老有所為”是一種主動的利益訴求和認同需要,另外一些老人的“老有所勞”則具有“不得不如此”的無奈與艱辛。對於許多缺乏知識和一技之長的普通勞動者而言,即使達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也會繼續從事保安、環衛工、保潔等工作。對於那些缺乏養老保障的農民工而言,能掙一點是一點,“幹不動了再離開”成為一種讓人痛心的現實。當這些老年勞動者的利益、權利和尊嚴受到侵犯,應該有“找得到”“用得上”的維權渠道來為他們“撐腰”。

  不管“老有所勞”背後有著怎樣的需求與動機,老年人的勞動權益保障不能成為邊緣地帶。建立“老年勞動市場”,為“老有所勞”提供制度護佑與人文關懷,不僅是健康的市場經濟的應有之義,也是老齡社會的應有圖景。說到底,老齡化原本也是一座有待開發的市場富礦。

  文章最後說,一個旨在讓“勞動更有價值,勞動者更有尊嚴”的社會,老年人不能被排斥在外。建立“老年就業市場”,不僅需要法律體系的與時俱進,也需要公眾實現價值觀念的重塑與更新——老年人並非無用之人,只要找到合適的空間,他們依然可以發光發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