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今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向大會報告工作。(中評社 徐夢溪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中評社報道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今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向大會報告工作。周強介紹了2016年以來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情況,他表示,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切實解決執行難”的部署,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3月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三年來人民法院全力攻堅,“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但在有些方面、有些地區,執行難問題仍然存在甚至還較為突出。下一步將不斷鞏固成果,健全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
文字實錄如下:
周強:2016年以來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情況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切實解決執行難”的部署,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3月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三年來,人民法院全力攻堅,共受理執行案件2043.5萬件,執結1936.1萬件,執行到位金額4.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8.5%、105.1%和71.2%,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基本形成中國特色執行制度、機制和模式,促進了法治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
一是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將解決執行難納入法治建設重點任務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考核,專門印發文件,成立“基本解決執行難”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綜合治理執行難的強大合力,為解決執行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社會環境。
二是執行模式發生深刻變革。著力解決查人找物難題,建成網絡查控系統,與公安部、自然資源部等16家單位和39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覆蓋存款、車輛、證券、不動產、網絡資金等16類25項信息,對被執行人主要財產形式“一網打盡”。創新財產發現機制,推行懸賞舉報等調查措施。著力遏制規避執行行為,完善聯合懲戒體系,會同國家發改委等60家單位推進失信懲戒機制建設,採取11類150項懲戒措施,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366萬人迫於壓力自動履行義務。嚴厲打擊拒執行為,全國法院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罪犯1.3萬人,拘留失信被執行人50.6萬人次,限制出境3.4萬人次,同比分別上升416.3%、135.4%和54.6%。著力解決財產變現難題,推行網絡司法拍賣,成交率、溢價率成倍增長,為當事人節約傭金205億元,有效祛除拍賣環節暗箱操作和權力尋租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