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危機10年 中國經濟經歷的四大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19-04-16 08:13:24


 
  變革之三:中國經濟新動能積極顯現

  2017年,中國經濟企穩回升,GDP增速終止了7年的下跌趨勢,反彈至6.9%,三駕馬車同時發力,淨出口對GDP拉動為0.6%,一改過去兩年的負貢獻,且創十年來的新高。與此同時,新經濟發展超出預期,移動支付、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等帶動產業革命與產品創新。

  例如,中國移動支付應用領先於全球水平,當前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滲透率已高達九成,極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並提高了經濟運行效率;人工智能發展迅速,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保持年均20%的高速增長,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互聯網消費快速增長,2017年全國網上零售同比增長32.2%,遠高於同期社會傳統零售10%左右的增長率。可以說,新經濟正在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與業態,成為新時期中國經濟的重要推動力。

  變革之四:改革進入深水區

  鑒於中國經濟取得的積極進展,中國正面臨新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十九大報告提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是當前中國面臨的突出問題,政策重點應由強調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未來的重點將放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

  在此框架下,筆者認為,未來經濟政策方面可能會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問題、環境問題以及房地產問題的解決。與此同時,供給側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金融改革仍將保持較快的推進步伐,預計未來實體與金融領域去杠杆、國有企業打破剛性兌付、規範互聯網金融、加強地方債務屬地問責、金融反腐等措施可能將協同推進;中國房地產或迎來新時代,特別是房地產稅的加快落地以及地方與中央財權與事權的理順,將從根本上擺脫土地財政的頑疾。中國政府宣布擴大金融業開放,大幅度放寬外資進入金融業的投資比例限制,顯示了領導層對待改革開放的鮮明態度。

  基於此,我認為,中國正在迎來大變革時代,存在諸多機遇。當然,挑戰與之並存,不難發現,儘管近年來,中國政府在去產能、去庫存等方面進展迅速,但去杠杆成效甚微。傳統以債務擴張刺激高速投資的舊模式,雖然短期內穩住了經濟增長,但金融風險會越來越大,難以為繼;地方政府債務、金融與實體經濟高杠杆以及房地產泡沫的隱憂是影響中國經濟的灰犀牛,有必要在當前經濟轉好的背景下加速處理。可喜的是,決策層對待去杠杆與強監管的態度是堅定的,正在積極推進,是防範經濟風險,以短期內犧牲部分增長速度換取更高質量發展的有益嘗試。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沈建光(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