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有關負責人近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目前征信系統升級優化工作仍在進行中,並無明確的上線時間表。對於公眾較為關注的征信系統采集個人水費、電費和話費等公用事業繳費信息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征信系統尚未采集個人水費、電費繳費信息。
建設完善的個人征信系統,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顯而易見。網民“艾琳”指出,市場經濟需要更多更好運用法治和信用來保障,否則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會遇到阻力,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就難以得到真正體現。
不過,也有網民認為,征信雖好,但需要警惕征信的濫用。“技術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如何運用才是關鍵。征信技術水平的提高,並不必然意味著征信結果的客觀正確,弄不好還會‘誤傷’征信對象。”網民“王夙”說,征信技術的不斷進步是好事,但是通過制度建設布置“護城河”,防止征信技術的不當運用對征信對象造成“誤傷”,同樣是征信機關應當考慮的問題。
網民“馮海寧”認為,從央行此次表態看,這種謹慎態度值得肯定。因為拖欠水電費等行為,原因比較複雜,而且“法無授權不可為”,如何采集這類個人信息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網民“信海光”表示,中國的征信體系建立較晚,而今又面臨著大數據爆發、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等新情況,對於央行等相關機構來說,這既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如果能夠在始發處即給出比西方更完備、起點更高的解決方案,這不但對中國的信用社會建設是一大促進,同時也向國際社會貢獻出了自己的方案。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張小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