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爱慈善、心系祖国统一的台商董淑贞(中评社 郭至君摄) |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記者 林艶 郭至君)台商董淑貞有很多的頭銜,比如董事長、會長等,但她最喜歡人們稱呼她為“董媽媽”。中評社記者日前在上海見到了這位充滿人生傳奇且熱衷於慈善事業的董媽媽並與她進行了深度的訪談。她敞開心扉地分享了投身兩岸慈善事業38年來的心路歷程,也分享了她的傳奇人生。
董淑貞,1956年出生於台灣高雄。2003年,創建上海阿思列夫非開挖工程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2014年創建英國海峽兩岸青年四地聯誼會,並擔任會長至今;2015年,任歐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21屆總會長;2012年至2017年,擔任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海外理事。
對慈善事業“上了癮”的董媽媽
董淑貞熱衷於慈善事業,個人投身慈善活動38年,幫助兩岸貧困學生和老人一萬多人,救助流浪狗一萬多條,累計捐款捐物兩千多萬元。她也因此被人稱為“慈善大使董媽媽”,至今依然在為之不懈努力。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下,她決定在其死後,全數裸捐。董淑貞的慈善之路可以追溯到1981年開始救助流浪狗,當時的董淑貞準備給兒子買生日禮物,看到寵物店的布告上寫有“請幫助我們這些流浪狗”的字樣後,她就聯繫了在岡山的養狗人。在實地看了情況後,她就再也忘不了那些流浪狗,後來甚至接掌了那位養狗人的養狗“基地”。1983年,她在高雄創辦了流浪狗協會,並將自己購買的一塊一萬多平方米的地捐贈給了該協會。如今,她救助的流浪狗已經多達一萬多條。不論她走到哪只要看到街上的流浪狗沒吃沒喝,她總會停下腳步、蹲下來給它們喂點食物和水。2002年,她來到江西考察,機緣巧合下她從這個地方開始了她在大陸的慈善事業,用她的話說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似乎對慈善工作上癮了”。她開始在江西等十幾個省份資助貧困失學兒童、幫助老人,還在貧困山區修路、建食堂、植樹等。
貧困山區里的孩子們總是讓董淑貞很牽掛,她常常和先生一起跋山涉水地去看望他們。這些年來,董淑貞一共去過八個省份的貧困山區。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貴州。她回憶起2007年,她和先生一起行走了四個多小時來到了貴州省安順市簡嘎鄉,當地的貧苦生活給她留下了至今難忘的記憶。因為路途遙遠,他們當天晚上便留宿在了那裡。當地鄉民用最熱情的好客之道來歡迎他們,將牛棚打掃地幹乾淨淨並鋪上乾淨的床單給他們睡,這是他們能夠拿出的最好迎接客人條件。令她感觸更深的是,這個鄉村一百多年來沒有過水泥路,而當地的孩子們為了上學不得不每天翻山越嶺。於是,她決定除了資助這裡的孩子以外,還出資30萬人民幣為他們開山拓路,最終修建了12公里的簡喜公路。她的這一舉動完全改變了這個地方的社會生態,也給當地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大改變。公路修好之後,她每一年還會到這裡看望孩子們,她看到簡嘎鄉不僅可以開車進去,當地的村民還蓋起了“小別墅”,這讓她感到非常的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