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護好百姓“救命錢”
http://www.CRNTT.com   2019-07-15 07:59:48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最近,國家醫保局對欺詐騙保行為頻頻“出招”,專項行動、飛行檢查、抽檢等重拳不斷發力,有獎舉報、公開曝光等力度前所未有,讓參保人備感振奮。

  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是國家利用大數法則、分擔疾病帶來的經濟風險、保障公民基本醫療需求的一項重要制度。從1994年城鎮職工醫保試點、2003年新農合建立,到2007年城鎮居民醫保試點,我國基本醫保三項制度逐步覆蓋全民,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網,居民基本醫療需求得到保障。

  近年來,欺詐騙保現象頻發,引起社會普遍關注。規模越來越大的醫保基金,逐步成為各類醫療機構收入的重要來源。一些醫療機構尤其是經營不善、病源不多的小醫院,打起了醫保的主意,想盡各種辦法套取醫保資金,比如過度治療、過度用藥、過度檢查,多住院、多收費、多項目,假住院、假病人、假手術等。從公開曝光的典型騙保案例來看,如上騙術都出現過,而且持續時間不短,涉案金額不斷增加。

  究其原因,這與醫療行業的特性有關。醫療行業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行業,患者的需求往往由醫生主導,醫生手中的筆決定著患者治療費用的多少。如果醫院要創收,並將創收與醫生收入掛鈎,那麼醫院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騙取醫保基金。從治本的角度來看,要讓醫療機構不再騙保,就要破除醫院創收的逐利機制。逐利機制源於醫療機構不合理的補償機制、薪酬制度。改革這兩項制度,需進行醫療機構內外部治理體系的變革,綜合配套發力,從而轉軌到新的公益性機制。

  監管力度不夠也是一個關鍵因素。比如,有些市縣只有一名監管人員;數據沒有聯通和互認,難以審核每一筆結算數據的合理性,做不到精准、精細化監控;執法手段欠缺,沒有專門執法隊伍,只能按照協議來管理;處罰力度不夠;綜合監管制度有待建立。

  醫保基金是百姓的“救命錢”,每一分都應花在治病救人上,絕不能讓違法違規醫療機構、不法分子鑽空子。打擊騙保行為,需要標本兼治。當務之急是劃定零容忍的“紅線”,將騙保行為視為“踩紅線”,進行強力打擊,出重拳,放大招,建立“帶電”“長牙”的常態化監管制度。為守護“救命錢”,國家醫保局著手起草了《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管條例(徵求意見稿)》,就完善監管提出了一些措施。最近,我國開始建設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統一的業務編碼標準落地使用,將有助於監控每一筆結算業務的標準化、規範化,堵住騙保的漏洞;在今年開展的飛行檢查中,第三方的專業力量比如財務、信息、商保等技術助陣,檢查更高效和精准。

  當前,打擊騙保的社會共識正在逐步形成。不管是醫療機構還是參保人,都開始意識到要遠離騙保,加強自律,並主動監督和舉報,形成“不想騙、不敢騙、不能騙”的社會氛圍。著眼長遠,仍需要醫療、醫保、醫藥等政策綜合發力,一舉鏟除騙保灰色鏈條,建立嚴格高效的綜合監管制度,牢牢護好百姓“救命錢”。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紅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