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國瑜美國商會演講(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9-08-21 15:48:56


韓國瑜應台北市美國商會之邀發表演講。(中評社 洪德諭攝)
 
  三、台灣面臨的困境

  台灣過去曾經創造全球稱羨的經濟奇蹟,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亦能兼顧民生,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讓多數人民共享,達到均富的社會。然而,過去幾年民進黨政府以意識形態治國,凡事政治掛帥、不尊重專業,結果造成台灣經濟停滯不前,全體“國人”感受至為明顯。

  個人以為,台灣正面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政府以意識形態處理能源問題

  民進黨推動“非核家園”,對基載電源開發與電力穩定供應形成莫大挑戰,因為再生能源無法擔任基載電力,而且非核造成火力發電與碳排量大幅增加,嚴重影響國民健康並造成環境汙染。

  2017年8月15日發生全台大停電,政府所謂“不缺電”的保證也破功。在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下,許多台商都想回台投資,儘管政府保證不缺電,但因為能源穩定供應有所疑義,也讓不少台商為之卻步。

  2018年11月24日,有關能源議題的三項公投案,包括廢除“非核家園”、火力發電每年減少1%、以及不新建燃煤電廠等都獲得通過,充分顯示民眾對當前空汙、缺電等問題的疑慮與不滿,更是有力否定了民進黨“2025全面廢核”這項躁進的能源政策。然而,雖然“以核養綠”公投通過,但政府依然拍板核電不延役、核四不重啟,完全漠視公投所展現的民意。

  (二)台灣簽訂FTA進度緩慢 對外開放不足

  台灣對外難以融入國際經貿整合,台灣目前已生效FTA的貿易涵蓋率不到一成。反觀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已經超過六成,去年底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開始運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RCEP),最快也可望於今年底達成協議。這些國際經貿整合,台灣卻無法加入,被邊緣化的問題愈來愈嚴重。

  除了對外簽屬FTA進度緩慢之外,台灣自身的內部開放也不足,國民黨於執政期間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希望藉由主動開放與鬆綁,建立高度自由化之經濟體,逐步推動台灣邁向自由經濟島。可惜的是,2016年政黨輪替後該條例就胎死腹中,但是民進黨政府卻無法拿出任何的替代方案。

  (三)五缺六失問題降低投資意願

  大陸過去因為生產要素低廉,台商長期以大陸為生產據點,再將產品行銷至全世界。最近,由於中國大陸投資環境惡化,生產要素優勢不再,加上啟動美中貿易戰大陸輸往美國關稅大幅提升,有越來越多的台商轉而回台投資,根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台商回台投資總金額已經突破5000億元,並且全年可能達到8000億。

  面對大量的台商有意回台投資,台灣卻有嚴重的“五缺、六失”問題無法解決。所謂“五缺”是指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六失”則是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這些企業關心的重大問題無法解決,讓不少投資案為之卻步。
  
  (四)科技產業政策效益有限

  蔡英文政府最重要的科技產業政策主要是五加二計劃,但是這些計劃只要某些產業有利,並不能全面提升台灣產業的技術進步。事實上,將一些最新科技加強運用於製造業、商業服務業和農業等產業上面,這應該才是比較正確的科技產業政策。

  另外,台灣先進技術基礎建設布局太晚,讓許多科技產業的台商找不到新科技的實驗場域,例如AI、自駕車、物聯網、5G與大數據等相關應用,被迫到國外尋找新科技的實驗場域,非但提高科技廠商的成本,也阻礙台灣科技應用的研發與發展。

  (五)忽略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問題

  “我國”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國發會”推估將於2026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20%。同時由於生育率持續下降,“高齡化少子化”的結果不但造成勞動力不足,亦顯示照顧需求的增加。然而,蔡政府卻未對高齡化少子化問題提出因應策略,未來相關問題將會益發嚴重。

  (六)薪資停滯 人才外流

  從近30年來“我國”企業的營業盈餘不但金額大幅成長,占GDP的比重也呈現攀升的趨勢;反觀,受僱者的報酬占GDP的比例卻呈現下滑。換言之,企業獲利分配給員工的比例愈來愈少,導致台灣低薪問題嚴重。

  由於長期實質薪資倒退,造成台灣就業環境不佳,人才外流形成“國安”問題,根據主計處的調查,2017年赴海外就業的台灣民眾達到73.6萬人,創歷史新高。面對人才大量外移,“我國”也試圖提升引進國外人才。然而,根據“勞動部”的統計,來台工作的外籍人士,外籍專業人才只有約3萬人,主要還是低階的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超過70萬人,“我國”已出現嚴重的“高出低進”的人才逆差危機。

  (七)政策紊亂,缺乏長遠效益評估,導致國內經濟疲弱

  蔡英文執政三年多,提出一些有爭議的法案與措施,引起國人許多的反彈,包括一例一休、前瞻計劃、年金改革、非核家園、轉型正義條例、不當黨產條例、與“國安”五法等等。

  受到這麼多政策爭議的影響,導致企業投資與消費者信心不足,再加上國際經濟環境不佳與兩岸關係惡化的衝擊,使得過去三年台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2.3%,遠低於前面幾任“總統”的表現。

  四、主要政策建議

  既然已經明確看見問題點,我想談談我對於台灣未來發展的一些主要政策建議。

  (一)政策的穩定、一致與可預測是經濟發展的根基

  面對當前全球政經環境的驟變,台灣要如何脫穎而出?台灣要如何與我們最緊密的合作夥伴共同攜手突破重圍?我想除了要有一個良好的商業經營環境外,一個穩定的政治與經濟環境更是關鍵。誠如今年美國白皮書所言‘台灣即將到來的2020“總統”選舉,美國商會呼籲台灣解決白皮書議題的動能“不該受政治選戰影響”(Taiwan should break the habit of “election paralysis”),台灣應該放下政治偏見,持續優化台灣整體福祉。’

  因此,未來我所領導的政府一定會秉持專業施政的宗旨,確保政策制定過程的透明度,同時保證政策的穩定性、一致性與可預期性,絕不以意識形態綁架企業,也不會讓企業被迫選邊站,喪失擴大市場的機會。

  (二)能源政策需確保能源供應穩定、安全與合理電價

  那麼要怎樣會有好的商業環境?這是在座各位非常關心的議題,誠如今年美國商會白皮書特別提到,雖然中美貿易大戰之際,吸引了台商回流,但也指出要‘化解“五缺”的困境’

  有關改善投資環境、解決五缺問題,這是任何政府的職責,不論誰上台都不能迴避,但我要強調的是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交由專業處理,秉持可靠的科學實證,而不是靠意識形態、更不能搞民粹主義。

  今年美國商會白皮書特別點出能源問題,在此我也要特別說明一下,民進黨執政以來因為躁進的非核家園政策,產生了很多嚴重的問題,包括排碳增加、人民用肺發電;棄用核電、導致缺限電危機;還有區域供電失衡,以及產生能源安全疑慮等問題;而再生能源在技術未成熟之下,一旦擴大使用更可能導致電費大幅上漲的問題。

  為了改變蔡政府偏執的能源政策,我們提出了一個務實且以民意為依歸的永續能源發展方案,包括穩定充分的能源供應、合理的能源配比、合理的電價、以核養綠、與節約能源措施等等。

  依照這些目標,我們也提出以下配套措施。第一,“以核養綠”,我們要尊重並落實通過的“以核養綠”公投,綠能應以漸進方式取代核能。第二,加速節能與電網智慧化,因為節能遠比蓋新電廠便宜,而且電網智慧化,可以更有效率的使用與調度電力。第三,平衡區域電力,鼓勵分散式發電,讓區域供電自足,減少電力長距離輸送的損失,以及正視南電北送的環境正義問題。第四,要促進電力市場的正常化,我們要參考先進國家建立一個可競爭市場,讓電業與用戶共同來決定出最適合台灣的能源運作方式。

  我要再次強調,穩定與平價的電力供應,不但有助於健全投資環境,促進經濟成長,更有利於民生經濟、穩定物價。未來如果我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我一定會務實評估能源政策,調整能源結構合理化,確保供電穩定無虞、電價合理可負擔、並維持國民健康與環境永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