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越來越多中醫藥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中醫藥科技論文數量不斷攀升。近年來,中醫藥科技創新實現了飛躍發展,整體實力大幅提高。我們欣喜地看到,中醫藥科技正在從“填平補齊”向體系建設轉變,從單一模式向多學科協同轉變,從主動接軌向主體發展轉變,從廣泛培育向重點突破轉變。
據了解,中醫藥行業堅持自主創新,原創優勢更加凸顯。在中醫學術經驗傳承、古籍保護傳承、中醫理論基礎研究等領域成效顯著:實施了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整理出版“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400餘種;推進《中華醫藏》編纂出版,填補了中醫藥古籍出版的相關空白。在現代科技支撐下,中醫藥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積極組織實施“重大新藥創制”和“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技項目,並產出了一批有循證醫學證據、能被國際認可和推廣使用的臨床研究成果。在防治重大疑難疾病方面,建立中醫藥防治傳染病臨床科研體系,以41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為主體,繼續開展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研究。
通過不斷努力,中藥現代化成績斐然。中藥研究設備、條件、人才和平台發生根本轉變,建成了一批高水平中藥研究平台。科技創新平台不斷完善,已建立5個“國家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和4個“規範化中藥臨床試驗中心”。
完善的教育體系夯實中醫藥人才隊伍
中醫藥事業的傳承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中醫藥教育事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教育和人才培養,為構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與健康服務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據了解,中醫藥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中醫藥為主體、相關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實現了從高職、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多層次、多學科、多元化全覆蓋。目前,中醫藥高等教育培養出近200萬名中醫藥專門人才,充實到中醫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及對外交流與合作等各個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