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資管行業轉型:機遇與挑戰並存
http://www.CRNTT.com   2019-11-09 13:37:24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據金融時報報道,去年資管新規的發布標誌著我國大資管行業進入了以正本清源、防控風險、轉型發展為主要特征的新階段。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新時代,新規對於資管機構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需要各家機構在產品、客戶、管理等諸多方面進行重新梳理。

  11月8日,由中國銀行業協會、香港銀行學會、金融時報社主辦的2019兩岸暨港澳銀行業財富管理論壇在天津舉行,論壇上發布的《2019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暨中國家族財富管理與傳承白皮書》指出,銀行理財業務是受資管新規影響最大的資管市場參與方,主要原因體現在如下幾方面:一是,產品淨值化管理的要求使現有產品結構面臨巨大調整,從預期收益型產品向淨值型產品的轉化給銀行理財管理模式帶來了重大考驗;二是,資管新規對於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非標資產的規模和集中度有嚴格限制,並且嚴控期限錯配;三是,降低了公募理財產品起點,銀行理財產品普惠化或將進一步提升;四是,在去同業、理財淨值化管理的背景下,大銀行可通過設立資管子公司,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和增大代銷規模,但大部分城商行、農商行不具備投資管理能力且受資本淨額要求的限制,零售業務將成為中小型銀行負債端未來發展的主要動能。

  談及傳統銀行理財的業務邏輯,渤海銀行董事長李伏安說,在剛兌時代,銀行理財業務以銀行信用背書,大多是用信貸管理的觀點來經營理財資金投向,風控環節大多是由風險部門負責,底層資產環節大多是由公司業務部門負責,資產管理部門的角色往往是“通道”部門和“過手”部門,重點關注的是負債端而不是產品端和資產端,管理因錯配而產生的流動性風險比管理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更重要,對市場風險及其對應的風險管理手段、方法和模型並不熟悉,因此在業務邏輯上更像傳統的存貸業務而不是資管業務。

  “理財的核心在於資產,而資產的核心在於配置管理。”李伏安說,在打破剛兌的目標模式下,理財要向估值淨值化、資產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在風控策略上,也將以投資組合風險管理代替單一資產的信用風險管理,投資策略也相應地要向大類資產配置方向演進。

  研究表明,90%以上的投資組合收益來自資產配置戰略,僅不足10%的比例歸於投資標的選擇、市場機會擇時等因素。李伏安指出,在經濟轉型期,銀行財富管理更應重視大類資產的組合搭配,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市場變動狀況和客戶風險偏好調整投資組合的有效邊界,持續優化整體投資的風險收益結構,才能取得符合投資者要求的與風險相匹配的投資回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