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現場:重磅學者論兩岸關係與中華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9-11-20 00:18:07


國務院台辦原副主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張爽 海涵)第五屆中華文化論壇19日舉行主旨演講,邀請四位兩岸重量級學者圍繞兩岸關係、中華文化等議題發表演講。他們認為,隨著祖國大陸的發展強大和民主法治的不斷完善,台海局勢的主導權在大陸一方,兩岸關係發展也依然面臨著諸多機遇。兩岸文化交流是從理解開始,進而欣賞,促成融合與認同,一起創新發展新一代的中華文化。

  國務院台辦原副主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說,2016年民進黨上台執政至今近四年了,由於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堅持“一邊一國”的“台獨”立場,原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蕩然無存,兩岸關係正處於嚴峻複雜的冷對抗局面。但從長遠來看,“台獨”分裂勢力的囂張氣焰是暫時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1月2日重要講話中指出:“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

  王在希認為,只要民進黨在台灣執政,只要中美關係惡化,兩岸關係就很難回到過去和平發展的祥和狀態。但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從宏觀戰略層面來分析,隨著祖國大陸的發展強大和民主法治的不斷完善,台海局勢的主導權在大陸一方,兩岸關係發展也依然面臨著諸多機遇。

  台灣大學政治系原主任高朗表示,兩岸都是中國人、炎黃子孫。過去因內戰與政治因素,造成兩岸分隔,然彼此語言文字相通,風俗習慣、年節幾乎一樣,雙方享有同樣文化情感與歷史淵源。是以,兩岸文化交流,很容易激起共鳴,增進彼此認同。兩岸人民隔絕幾十年,雙方有著不同生活經驗,存在不少誤解,留著刻板印象。文化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從雙方的共同點切入,增進彼此了解,消除偏見,進而促進文化認同,共同創新發展中華文化。中國大陸幅原廣大,各地區有不同文化特色;不同年齡層、職業別,也有特定的偏好與與價值觀。是以,兩岸文化交流,面向從來不是單一的,呈現多樣性的特質。價值觀。也就是說,兩岸文化交流的內涵,除我們熟悉的傳統藝術、民俗交流,也有現代的、前瞻的文化交流活動。

  他認為,兩岸文化交流是從理解開始,進而欣賞,促成融合與認同,一起創新發展新一代的中華文化。隨著中國大陸崛起,我們看 到中國人的思維與價值觀,比從前進取、前瞻,也更有自信,往後還應將現代文明建設做成典範, 吸引國內外的人,讓中華文化成為二十一世紀解決人類共同問題的主要橋梁,發揮積極的影響力。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黃光國表示,儒家非常重視“學習”對於生命成長的意義, 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它認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有“發而皆中節”的修養,以達到“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境界。儒家文化可以吸納西方文明,吸納的結果必然是“互利共生”,而不是“文明衝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