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德國國防部發言人弗蘭克·芬裡希近日在記者會上說,2019年德國的軍費為479億歐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9%。2020年德國軍費預計提高到約503億歐元,約占GDP的1.42%。這是近幾年德國軍費的最大增幅。
對於此次增長軍費,有觀點認為,德國意在支持歐洲的“戰略自主”;也有觀點認為,德國是為了滿足美國對歐洲盟友提升軍費的要求。事實上,德國增長軍費,既是對依賴北約、歐盟等以往安全路徑的延續,也出於對自身國際地位、戰略目標的重新考量。
在北約歐盟間找平衡
德法兩國在歐盟“戰略自主”問題上,存在著比較顯著的分歧。
儘管歐盟和北約有很多成員國是重合的,但就屬性而言,北約是軍事政治聯盟,而歐盟是政治經濟聯盟。這就決定了很多歐洲國家在組織中的傾向性——在軍事與安全方面仍然依靠北約,在政治經濟領域則更多依賴歐盟。
馬克龍就任法國總統後,在外交領域展現出愈發強烈的自主性,且已多次呼籲要加強歐盟“戰略自主”。德國儘管也強調歐盟“戰略自主”,支持強化德法合作,但由於歷史原因,無法像法國那樣過度強調發展軍事力量。
德國更多地是希望平衡北約、歐盟之間的力量,尤其在安全方面更加依賴北約,而非法國主導的歐洲安全框架。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北約“腦死亡”言論後,德國總理默克爾仍表示北約不可或缺。
此外,德國增加軍費背後,美國方面的壓力不容忽視。儘管德美關係因伊拉克戰爭和棱鏡門等事件面臨考驗,但總體而言,德美一直是關係十分緊密的盟友。在經濟層面,德國《2017年外國企業在德投資報告》顯示,外國企業2017年在德直接投資項目共有1910個,其中美國投資項目276個,排名第一。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多次就軍費分攤問題向歐洲盟友施壓。在美國看來,如果德國軍費比例達不到GDP的2%,其他國家就更難達到,因此德國應該在這方面發揮示範和表率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