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粵語版《花好月圓》的想法來自該劇普通話版的成功,主創認為,用粵語講述廣州故事更能激起當地觀眾尤其是“老廣”的共鳴。正如編劇楊曉丹所說,方言會改變一部戲的氣質,更能實現作品與市井生活的零距離。此外,排演粵語話劇也是廣東省話劇院的一項傳統,劇院曾上演過《七十二家房客》《婚戀奇情》等經典粵語話劇,如今舞台上的粵語話劇雖已不多,但這條根脈並沒有斷。
為排演好粵語版《花好月圓》,廣東省話劇院招兵買馬,會聚了袁興哲、王偉波、陳偉榕、李躍輝等闊別粵語戲劇舞台十幾年的戲劇精英,及一批新生代粵語話劇演員。劇情方面,粵語版也進行了調整,加重了林家寶與身在香港的弟弟林家威之間的情感刻畫,姐弟倆說著同樣的語言、懷著同樣的掛念,文化認同在笑淚交織的故事中得到彰顯。
品質是劇院的靈魂
近6年來,廣東省話劇院創排了十幾部作品,藝術創造力旺盛。成績背後的甘苦,楊春榮最清楚。
2010年,廣東省話劇院轉企改制,一批資深演職員離開了劇院,留下了大約70人,其中一些還無法在創作、演出一線獨當一面。6年前楊春榮擔任院長時,依然是這個局面。
廣東省話劇院的辦法是項目制。“我們以劇目為中心設立項目,以本院為班底,所需的編導、演員面向全國招募,力求把最適宜的人才放在最能發揮其才華的位置上。”楊春榮說,項目制為劇院帶來了活力,目前,劇院保持著一部大戲、一部小戲同時推進的節奏,確保在人才配置不衝突的前提下,使人才資源充分發揮價值。
人才建設與劇目建設是一體兩面,廣東省話劇院集結了優秀人才,共同向主旋律原創話劇發力。楊春榮認為,要想把主旋律話劇做得好看,需要創作者投入極大的智慧與精力。“正能量、高品質是劇院的靈魂,主旋律原創話劇不好做,但只要找到合適的角度,就會綻放別樣精彩。廣東省話劇院的《花好月圓》《韓文公》《信仰》《遙遠有多遠》等原創作品都是如此。”楊春榮說,“堅持原創、致敬經典、戲劇探索”三線並進的藝術創作道路是劇院未來要堅持貫徹的發展思路。
來源:中國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