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12月10日至12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不少新要求。
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更講究“提質增效”,而貨幣政策由去年的“鬆緊適度”改成了“靈活適度”,還專門提出了要“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製造業PMI為50.2%,比10月上升0.9個百分點,在連續6個月低於臨界點後,再次回到擴張區間。不過,受外部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製造業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向澎湃新聞表示,當下製造業新增貸款在新增貸款中的占比下降較快,而且中長期貸款的占比也在迅速下降,因為製造業生產的特殊性來決定其對資金需求相對比較長期,但目前銀行對製造業的貸款在貸款中的占比相對比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於製造業違約風險相對較高。從實踐中來講,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確實會存在難度,但是政策既然去定了方向,未來可能會有相關的安排去推動這個事情。
“近年來,雖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效率不斷提升,但仍然存在結構性問題,表現之一是製造業貸款尤其是中長期貸款占比有所下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說。
曾剛認為,從銀行自身角度看,它很難區分製造業企業的好壞。按照銀行原有的方法,它對相關產業不太了解,只能看相關企業的財務報表,然後收抵質押品。如果這些行不通,就只能一刀切了。一些企業出現了問題,它到底是短期的問題還是長期問題,對金融機構來講是比較難去判斷的。一刀切的行為,當然就會導致銀行對製造業的過度畏貸,所以這裡面既有合理的成分又有不合理的成分。
具體怎麼去扭轉的不合理的成分?曾剛表示,銀行則應該去探索一些新的模式,比如通過供應鏈金融的方式沿著這個核心企業上下游去做。如此一來,銀行對整個行業的信息獲取的會更加真實,在這個過程中,再引入一些區塊鏈技術、物聯網技術等來保證應收賬款信息的真實性、加強對動產的監控等。從銀行自身角度,可以通過技術的改進來開拓製造業貸款的一些新模式。
董希淼則指出,下一步可以探索專門制定針對製造業貸款的制度辦法和信貸計劃,創新製造業貸款考核獎懲機制,加大發債、上市等直接融資力度,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容錯糾錯機制,在防範風險前提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製造業的支持服務。
曾剛還建議,監管部門應該多加大一些引導。製造業既然需要長期的資金,那麼未來在風險容忍度上的監管或者定向降准等方面,能否把製造業的這部分中長期資金考核也納入進來?如此一來,一邊是銀行加大對製造業發放中長期貸款,另一方面又能獲得定向降准帶來的長期的低成本資金。
“如果像現在做小微企業貸款一樣,有一些相應的監管制度的安排去予以支持的話,下一步製造業還是能夠得到一定的好轉”,曾剛說,“既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要求,那下一步必然會有一些相關的政策配套和落地。雖然有難度,應該還是有一定緩解的空間。”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胡志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