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 中 小】
【打 印】
|
【 第1頁 第2頁 】
|
|
通脹預期轉向,貨幣政策減“煩惱”
|
|
http://www.CRNTT.com
2020-01-14 08:41:08
|
|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4.5%,低於市場預期。從2019年全年看,CPI同比上漲2.9%,順利實現了2019年初確定的“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數據公布後,市場上有關CPI走升的預期明顯降溫。
多家機構預計,2020年,豬肉市場供應有望逐步恢復和穩定,隨著生豬價格下行,CPI同比漲幅也有望穩步回落,物價不存在全面上漲的基礎。此後,市場上擔憂貨幣政策的情緒也明顯緩解。2019年,CPI走高時,不少人曾擔心貨幣政策會受到影響,甚至有人說這會“掣肘”貨幣政策。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陳果靜述評文章分析,貨幣政策與CPI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
對普通人來說,CPI是觀察生活成本的指標,但對於一國而言,CPI更是觀察宏觀經濟的重要窗口,是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之一,CPI也是貨幣政策關注的重要變量。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持幣值穩定,對內是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是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同樣需要關注物價水平。
一般來說,當經濟增長較快、通脹有大幅上行的趨勢,貨幣政策應該收縮,避免物價出現全面、大幅的上漲。反之,通脹疲軟,則應放寬貨幣政策。目前,全球多個央行都把盯住通貨膨脹目標作為貨幣政策的錨,用於引導社會公眾的預期。比如,因為通脹數據持續低於2%的政策目標,美聯儲、歐央行在2019年均邁開了貨幣再寬鬆的步伐,寄希望於通過降息等手段刺激經濟,讓通脹重返政策目標。
因此,2019年國內CPI出現上漲後,市場普遍擔心,這會對貨幣政策形成掣肘。
在談到通脹目標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曾指出,正確的做法是,各國中央銀行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通脹目標,從1%到4%可能都是合理的選擇區間。比如,發達國家和人口老齡化經濟體最優的通脹目標可能是1%或1.5%,發展中國家和人口年輕化經濟體可選擇3%或4%,有些持續高通脹的經濟體還可以把通脹目標定得更高一些,比如超過4%。貨幣政策(比如對通脹目標的確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和引導社會公眾的預期,但前提是這種引導離經濟基本面所決定的趨勢不遠,這樣的貨幣政策才是符合實際和有效的。
2019年,央行多次強調,當前中國並不存在持續通脹或者是通縮的基礎。
從CPI上行的背景看,CPI漲幅上升主要受肉類食品影響,是典型的部分食品導致物價出現結構性上漲。而且,從未來一段時間看,市場普遍預計2020年下半年後,翹尾因素對PPI的影響將小於2019年並將更加穩定,CPI受食品價格上漲的衝擊將逐步消退,兩者間的差距有望趨於收窄。
2020年新年伊始,央行0.5個百分點的降准也打破了所謂的貨幣政策“掣肘論”。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央行釋放了8000億元長期資金,這將有利於帶動實體經濟實際貸款利率下行,減輕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負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