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動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0-03-04 08:56:05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角度看,製造業可以分為傳統製造業和現代製造業,但這種劃分並不對應落後產業和先進產業,更不意味著衝突和斷裂。傳統製造業和現代製造業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相對的,相輔相成、互為表裡。

  人民日報發表北京中制咨詢中心主任新望文章表示,當前,傳統製造業仍是中國工業經濟的主體,鋼鐵、紡織、汽車、家電等仍是具有競爭力的板塊,關乎綜合國力,也關係到國計民生,既是實現“六穩”的重要領域,還是培育新動能的主要來源。比如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很多戰略新興產業,都來自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仍在持續推進,這也決定了傳統製造業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如果說城鎮常住人口處於消費升級階段,對現代製造業需求多一些,那麼農村人口對傳統製造業需求仍然較強,市場潛力一旦釋放,必將形成強勁帶動。

  文章提出,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必須統籌兼顧傳統製造業與現代製造業的關係,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尤其要警惕脫實向虛,避免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過快,不切實際提升層級,導致傳統製造業衰弱或外移。當前,傳統製造業的確面臨一些壓力。貿易摩擦使其競爭優勢有所下降;國內要素成本不斷上漲,傳統製造業的比較優勢、後發優勢也在逐步遞減。而由於對傳統製造業未來缺乏穩定預期,投資者信心有所降低,這又進一步造成發展的後勁不足。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傳統製造業效率提升任務繁重,一方面,要進一步增加品牌、品質附加值,向全球價值鏈的上游攀升;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清理僵屍企業、去除過剩產能,破除全要素生產率提升面臨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推動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傳統製造業內部升級改造,需要破解“中低端產品過剩、中高端產品短缺”的結構性矛盾。要按照新的消費理念和個性化需求,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將傳統產品重新設計,進行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推動其從低端走向中高端、從“夕陽”變“朝陽”、從“紅海”到“藍海”。

  推動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改善企業的營商環境。有針對性地減稅降費,支持民營企業的政策要落實見效,鼓勵民間投資、保護合法權益、解決融資困難等方面應加大工作力度,使政策盡快落地。同時,也要激發國有企業活力,形成靈活高效的市場經營機制。

  推動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在“專精特新”上多下功夫。當今各國發展傳統製造業的共同規律是高度分工、全球協作、鏈式生存。明星企業不一定追求規模,而是牢牢占據細分行業的頭部位置,靠“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實現專業化生存、“隱形冠軍”打天下。因此,要提倡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相結合,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實用技術相結合,“產學研用”相結合,尤其在“用”字上做足文章,推動傳統製造業在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中贏得新生、煥發光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