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寧夏:吳忠市政協就“教育減負”進行協商
http://www.CRNTT.com   2020-04-13 09:22:02


 

  除了各類名目的進校園和參觀考察,其他各種App下載、公眾號關注也是層出不窮。安全、環保、消費、稅收、消防、衛生、公眾安全等網絡調查、知識問卷答題,有要求教師做的,也有要求學生做的,甚至衍生給家長,從而成為“家長負擔”。

  “教師和學生還能安下心來教書學習嗎?”現場的委員和學校負責人都為之憤憤不平,大家希望盡快改變這種現狀,還學校一片安寧。

  要是不參與考核就好了!

  吳忠市教育局局長王守軍一年前還是一名高中學校的校長。2019年初,一紙公示,在教育崗位育人多年的學校管理者成為了吳忠市教育系統的“掌門人”。

  “如果政府有關部門不對有些進校園活動實行硬考核就好了!”這是在協商會現場他反覆說的一句話。

  考核?看到大家疑惑的眼神,王守軍進一步解釋道:

  “政府有關部門對我們每個單位到年底都會有一些相關業務活動開展情況考核,這些進校園單位有的直接參與對我們教育部門的考核。不讓項目進校園,工作不扎實不落實,我們年底的考核結果就可能受影響。”王守軍希望能提高審批門檻。因為進校園平級部門不好擋,那麼提高進校園的審批門檻,應該能有效精簡這種過多過頻活動進校園現象的發生。“每項進校園的活動,建議讓分管的副市長簽批同意再執行。”

  2019年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明確指出:“要聚焦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主責主業,堅持分類治理、標本兼治,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社會事務進校園、抽調中小學教師等事宜,嚴格清理規範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讓中小學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