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除了世衛,美國還欠哪些國際組織的錢?
http://www.CRNTT.com   2020-04-19 14:48:06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據東方網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稱將“斷供”世界衛生組織,一時間引發熱議。世衛組織官網公布的資金報告顯示,美國是世衛組織的主要供資方,其每年分攤的會費比率也居首位,為22%。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雖“貢獻多”,卻也拖欠了不少“債”,并且面臨“斷供”還不只是世衛組織。

  斷供

  據世衛組織官網披露的各成員國報表顯示,截至今年1月31日,美國拖欠會費近1億美元,其中包括去年和今年應付的賬款。
不僅拖欠會費,美國還在想辦法削減對其他國際組織的資金資助。

  美國《外交政策》今年2月份報道,美國政府正考慮在其2021年預算提案中大幅削減全球衛生基金項目,預計削減或超過30億美元。

  除了向世衛組織提供的資金支持(評定會費)被建議從上一財年的1.23億美元大幅削減至5800萬美元。在抗擊一些全球致命的疾病,如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等領域的資金也包括在列。預計資金將削減一半以上,從2020年的15.6億美元削減到6.58億美元。

  美國這一舉措或將給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機構帶來沉重打擊。
<nextpage>
  欠費

  事實上,美國類似“欠費不繳”或“拖欠費”的事并非第一次發生。

  據聯合國官網消息,美國是聯合國經常預算和維和預算的最大捐資國,每年在整個聯合國系統的攤款(指評定會費)和自願捐款中近100億美元,對維護聯合國系統的正常運轉和在全球範圍內開展行動有著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在去年10月,聯合國險些面臨近十年來“最嚴重的現金危機”,很大程度也是因為受美國拖繳會費影響。當時還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論。

  當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曾指出,因64個會員國未全額繳納會費,欠費多達13億美元。其中,美國欠款最多,會費拖欠共超過10.5億美元。

  最終,在古特雷斯多番催促下和各方斡旋下,美國才補交了部分會費,沒讓聯合國陷入“停擺”危機。
<nextpage>
  退群

  當然,相較於上述“委婉”的做法,美國政府還有更直接任性的行動,那就是直接“退群”。

  1995年,美國曾以“該組織目標不明確”為由,而退出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美國退出聯合國工發組織使該機構喪失了25%的攤款總額。同時,還欠該組織1994年至1996年的8790萬美元未付攤款。

  近年來,在單邊主義的旗號下,美國接二連三直接退出了將近10個國際組織以及條約。

  國際組織當中,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例,美國在1984年退出後,曾在2003年再次加入。2011年,美國曾以國內法律限制為由停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繳費,當年削減了8000萬美元的會費,占教科文組織預算的22%。

  近年來,美國再次中斷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繳納超過5億美元會費後,并最終退出了該組織。據當時美國國務院發表的聲明,退出的理由是美國以該組織內部迫切需要改革的現狀以及對以色列持有偏見。此外,美國還退出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萬國郵政聯盟等。

  無獨有偶,去年12月,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因法官人數不足而陷入“癱瘓”狀態,也是美國直接造成。

  世貿組織上訴機構之所以“癱瘓”,主要是美國濫用一票否決機制,不讓爭端解決上訴機構選繼任法官。由於上訴機構是爭端解決機制的最後一環,意味著貿易爭端的最終裁定,上訴機構一旦癱瘓,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也就很難再發揮作用。
<nextpage>
  甩鍋

  那麼,為什麼美國如此執意地要“退群”呢?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劉瑩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某些程度上來說,美國此次對世衛組織的態度體現了其外交政策“回縮”的延續。同時,希望以一種強硬的姿態“要挾”國際組織按其意願進行改革,讓其他國家承擔更多責任。

  曾任中國聯合國協會副會長的張小安表示,這次美國政府發起對世衛組織所謂的審查,很難與此前“退群”的性質相類比。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時也持類似看法,他表示此次特朗普對世衛組織的態度體現其一貫對多邊機制“不感興趣”,但更重要還是為了推卸責任,有部分原因是出於考慮為其選舉年營造輿論環境。

  此前專家們在接受國是直通車采訪時也表示,這是一種“甩鍋”和找“替罪羊”的行為,是迫於輿論壓力向外轉移注意力的做法。

  客觀上看,美國如真拒絕向世衛組織提供資助,勢必會對世衛組織預算造成一定的影響。據世衛組織官網資料,美國在2016-2017年期間向世衛組織投資9.456億美元。同時來自美國的捐款占自願捐款的76%以上。

  世衛組織預算主要用於全球衛生項目的支出,不僅包括對各種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還包括醫療設備的購置、項目運營等,預算短缺將會影響該組織的工作進展。

  但實際上,美國作為主權國家加入國際組織,不只是被收“會費”這麼簡單,大國一樣需要國際組織。

  劉瑩表示,作為主權國家而言,無論是美國、中國或者其他國家,都要在國際組織或者地區組織中負起一定的責任,特別是對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這種身份特殊的主權國家來說,這種責任就更加重要。

  阮宗澤表示,美國長期以來非常看重國際組織的作用,美國過去也通過國際組織在擴大其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此外,美國國內諸多科研機構和多個國際組織過去也曾保持長期合作。如特朗普“斷供”,這些科研機構也將受到影響。
<nextpage>
  壓力

  目前特朗普的舉動在美國國內都引起了不少批評,面臨多方壓力。

  例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稱世衛組織仍是美疾控中心的“長期合作夥伴”。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對特朗普的做法也強烈反對,并發推文稱,世衛組織的工作是努力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這項工作沒有其他組織能取代,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世衛組織。

  美國盟友也均站在支持世衛組織的立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日本未考慮過減少對世衛組織的資助,并呼籲“必須堅定地支持世衛組織”。英國政府4月12日宣布,將向聯合國機構、國際組織等捐助2億英鎊,幫助貧窮國家抗擊新冠疫情,其中6500萬英鎊提供給世衛組織。

  面對國內外不同的反對壓力,阮宗澤表示,美國對世衛組織“放出的狠話”很有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或許延續至大選之後。
<nextpage>
  多邊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作為二戰後由各主權國家組成的重要國際組織,其意義在於警醒人們要擱置分歧,避免戰爭,象征著人類社會和平的燈塔。

  上世紀70年代以來,聯合國系統逐步發展壯大,世衛組織等各國際組織也在為人類共同福祉努力,尤其在幫助落後和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上有突出貢獻。以世衛組織為例,自1988年世界衛生大會發起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倡議以來,全球脊髓灰質炎的發病已經減少了99%以上,有脊髓灰質炎流行的國家也從125個減少到了3個。
  
  但隨著衆多發展中國家的加入,美國在聯合國的發言權受到一定的影響。80年代開始,美國便以承擔比重過大為由開始拖欠部分會費;90年代,美國分攤的會費比額已經下降到25%。2000年,經各方協調,美國分攤的聯合國經常性預算的比額下降到目前的22%,其分攤的維和經費的比額也由原來的31%下降到約27%,但美國仍常找各種借口拖繳會費。

  專家們表示,拖欠會費的做法和此次對世衛組織的態度從長期來看不僅不利於美國的國際聲譽,也不利於國際合作。國際合作需要多邊國際組織作為載體,尤其是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的關鍵節點,世衛組織多邊機制的作用更不可或缺。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聯合國75年歷史以來前所未有的一次全球衛生危機。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攜起手來共同應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希望和共渡難關的政治意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