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聽,他們在讀書
http://www.CRNTT.com   2020-04-27 10:30:49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面對話筒,說故事、讀原著,一人分飾多角……如今,有聲閱讀逐漸興起,越來越多特色鮮明的有聲書主播活躍於互聯網平台。據統計,在喜馬拉雅平台,每年有超過2萬名主播參加有聲書制作海選;蜻蜓FM平台已簽約專業主播35萬名;在微信讀書平台,專業講書人和專業機構成為有聲閱讀服務主要提供者。

  有聲書主播如何用聲音打動讀者,如何與平台共同提升內容品質……不同職業、不同經歷的“讀”書人,有著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依靠不同聲音,塑造“聲”臨其境的閱讀體驗

  “錄制有聲作品像是一場無實物表演。”劉琮是專業配音團隊729聲工場的一名配音演員,導演《三體》廣播劇并為主要角色配音,“我們要以聲音為載體,塑造出生動的角色,傳遞出真實的情感,這非常考驗‘演技’。”

  “有聲作品沒有畫面,我們依靠聲音演繹作品,聽衆卻能够得到‘聲’臨其境的立體體驗。這富有挑戰性,也是樂趣所在。”張安琪也是一名專業配音演員,曾經為多部動畫片配音。

  如何通過聲音區別書中的不同人物?張安琪以自己曾錄制的兒童圖書《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舉例:書中有同學、老師、家長等幾十個人物。錄制前,需要歸納區別不同角色的語言特色、表達習慣,并分析研究用語氣、語感和語言節奏進行差異化表現。“為了讓聽衆一聽就能分辨誰在說話,主播在分飾多個角色時要切換聲音或者角色狀態,我們稱之為‘換頻道’。”

  來自河北承德的李曉宇是一名高中英語老師。2009年,李曉宇第一次嘗試錄制有聲書。“一間書房、一台筆記本電腦,插上花15塊錢買來的麥克風,音質還挺粗糙。”如今,李曉宇在喜馬拉雅平台上已經擁有近40萬粉絲。他錄制的一部網絡歷史小說累計收聽量達到1.9億次。“讀有聲書,‘軟件’得比‘硬件’更硬。主播需要根據不同題材運用不同語氣:讀武俠小說,要帶著豪情,講究氣勢;讀都市言情小說,就要舒緩情緒,娓娓道來。”李曉宇這樣總結。

  2019年11月,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的馬磊和搭檔恩子健合作,在喜馬拉雅平台推出音頻節目《鴞胖說千字文》。“10分鐘的節目,以《千字文》中一句原文為框架,講歷史、講成語、講詩歌。”馬磊講道:“我的搭檔是考古學專業的,他負責篩選搜集史料、制定節目大綱,我再根據大綱和資料整理講稿。節目推出快半年了,我們適當調整增加故事性內容,避免過於晦澀難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