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第三世界”面臨疫情“第三波”衝擊
http://www.CRNTT.com   2020-05-18 10:00:26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程亞文的文章說,如果說年初中日韓等東亞國家的新冠疫情是第一波,那麼隨後它在美國和歐洲的蔓延和肆虐就是第二波。這兩大塊區域都是世界上經濟發展相對較好、醫療條件相對優良的地區,雖然抗疫過程經歷不同波折,但都被認為有能力克服當前困難,重回相對正常的生活軌道。而最近一段時間國際輿論普遍擔心的是,如果非洲、中南美和南亞、中東等區域國家大規模暴發疫情,這些以往所稱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可能禁受不住衝擊,面臨極為糟糕的情況,以至導致更為嚴重的全球性負面影響。

  全球化內化使欠發達國家更難

  因檢測手段、統計效率等方面相對落後,一些亞非拉欠發達國家雖已出現疫情,但究竟擴散到了什麼程度仍然迷霧重重。變為全球疫情擴散第三波的危險,以及防控能力和物資的嚴重不足,加劇了其中不少國家的緊張感,特別是一些非洲國家,已在不斷呼籲外部世界提供更多幫助,包括減免或延緩支付到期對外債務。

  欠發達國家面臨的窘境,相當程度上與經濟全球化的內化有關。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很多國家的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的一部分,“國民經濟”陷於解體,一國內部不同群體的利益相關性弱化,資本對國家的博弈能力增強,國家對經濟、社會和政治進程的掌控能力則大為削弱。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就很難再將經濟全球化外在化,而會被動將它內在化為自身因素,不得不在全球化風浪中沉浮。

  經濟全球化在建構全球性的生產鏈條和貿易體系的同時,也瓦解了不少國家的生產自立和生活用品自助能力,對全球經濟體系高度依賴。當後者因抗疫帶來的“閉關鎖國”而突然斷裂,一些國家的無力感也比往日未加入全球經濟體系時強烈得多,欠發達國家尤其如此。同時,由於經濟發展較為落後、財政保障也遠不如發達國家充裕,要想重新組織本國資源或利用全球資源來化解危機,短時間也難做到。全球化內化加劇了這些國家應對突發危機時的難度,這在當前疫情的全球擴散中一覽無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