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經網:“房住不炒”應當成為社會共識
http://www.CRNTT.com   2020-05-23 13:33:16


 

  然而,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在艱難跋涉走出居無定所、空間狹小、環境惡劣的住房困境過程中,市場化供給的商品房發展模式使住房成為不斷漲價的昂貴商品,同時被人們當做一般等價物進行交換。這種市場化導向,使得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將住房視作個體、家庭、族群投資利得致富的工具,五花八門的“房產顧問”“炒房團”“房姐”“房叔”“房爺”等應運而生,造成房地產市場一片亂象;而普通百姓用“六個錢包買房”,透資未來幾十年,導致圍繞“房子”產生了一系列社會新矛盾。

  房地產亂象的負面效應日益顯露,其中有一點值得特別警惕,就是人們財富價值觀的偏差迷失:到底憑什麼致富?怎樣的獲得感才能在心靈深處品味到真實的幸福?在一些人看來,千辛萬苦不如一個“拆”字,勤勞一輩子不如買一套房子,愛情至上敵不過房產誘惑。說到底,資本利得大大高於勞動利得,導致一部分人靠炒房賺錢、拆遷補償成為新食利階層,對全社會勞動價值觀帶來嚴重損害。令人可期的是,面對房價“緩升-攀升-飈升”這個折騰中國人的最大社會熱點困局,上下同焦慮、齊憂愁、共思考,正逐漸達成共識:資產泡沫非強國之策,土地財政難以持續,高昂的房價導致各類綜合性成本上揚,已經成為制約城市創新發展競爭力的瓶頸,房地產市場亟待規範以獲得健康發展。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並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保持了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只有不斷加大力度,使“房住不炒”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切實走出一條“去房地產”的創新發展之路,人民群眾才能擺脫房價上漲造成的心理焦慮,真正形成對美好生活的預期,產生更多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