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位用戶在今年3月22日匿名投訴稱:“年前買的自嗨鍋,由於疫情沒在家,所以現在才食用,按照操作步驟完成以後準備食用,卻發現加熱包爆了,孩子不小心誤食了,現在嗓子紅腫 。”這位用戶還向黑貓平台出具了就醫記錄。
此外,另一位用戶在3月24日反映,自己在超市購買一個自嗨鍋,按照說明書步驟正常操作,加熱完成後打開蓋子發現裡面有許多白色粉末物質,“以為是米飯煮開後正常情況,食用過後準備丟棄才發現發熱包破損,白色粉末原來是發熱包破損溢出的物質,可我已經誤食進去了。目前自嗨鍋官方客服電話無法打通,我需要了解:1.為何我按照說明書正常步驟操作會出現發熱包破損情況?是否對發熱包質檢合格?2.我已誤食,請問如何處理?謝謝。”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北青報記者搜索“自嗨鍋”顯示有43條記錄,其中有26起投訴圍繞“自嗨鍋”在加熱後出現發熱包破損,或是吃出頭髮等異物的問題。除了黑貓平台,抖音上也有消費者向直播平台投訴類似問題。昨天,北青報記者就此類相關問題向自嗨鍋品牌方求證,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得相關回復。
市場急速擴張 發熱技術良莠不齊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市場上的自熱方便火鍋主要是由食材、食材鍋、鍋蓋、外鍋和發熱包組成。其加熱原理是利用發熱包內的鋁粉、氧化鈣、碳酸鈉等物質與水接觸,釋放出熱量,從而使得上層食材鍋內的食物吸收熱量後溫度升高。
在自熱食品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各地生產發熱包原料的供應商也出現良莠不齊的局面。
自2008年開始研發發熱包專利技術的南昌蒸鼎技術開發公司總經理閔雲國介紹,目前國內生產發熱包的企業大約有20多家,“正規廠家出產的發熱包要經過縫合、震動、旋轉等多項檢測。一個發熱包只賣幾毛錢,平均下來廠家每個只掙幾分錢,所以很多小工廠並不會真正送檢,我們行業內把這些未經任何檢驗的廠家稱作‘小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