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這裡有“稻夢空間”,還有“蔬菜競技場” 
http://www.CRNTT.com   2020-07-14 11:55:25


 

  “稻夢空間”沒有大面積採用土地流轉、固定支付農民“包地費”的經營模式,而是通過與農民合作,讓農民有選擇性地實行統一購種、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等,收取一定的費用,利用自身規模優勢,降低經營成本,實現互利共贏,帶動了農民致富增收。

  “老一輩種地,面朝黃土背朝天,到我這一輩發展起創意農業產業,不僅能帶動鄉親們增收,也美化和保護了土地。”張愛忠說。

  “蔬菜競技場”裡名堂多

  一座亮堂堂的百米大棚裡,空氣中散發著蔬菜的清香。一整片綠色、紫色的生菜長勢喜人,整齊地“躺”在齊腰高的栽培床上。掀開“床墊”,令人驚訝的是,茂密的根系浸泡在清澈的營養液之中,看不到一點泥土。

  這是位於鐵嶺縣凡河鎮的蔬菜大棚。“我們在搞培育新品種的‘蔬菜競技場’。”遼寧依農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於偉說,公司從國內以及荷蘭、日本等多個國家引進不同品種做試驗,優中選優,找出產量最高、抗病性最好的品種,然後推薦給農民朋友。

  今年55歲的於偉1999年來到鐵嶺縣,從承包當地一家育苗廠幹起,20年間逐漸幹出一個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的專業育苗公司。20年前才5畝地的園區,現在已經擴展到1200畝,整個園區分布著98座大棚,從高處俯視,蔚為壯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