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揮頂梁柱作用 完善國企功能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20-07-15 07:49:06


 
  不斷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結構

  文章認為,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與國有經濟功能定位緊密相連。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以國有經濟功能定位為前提,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優化調整要滿足適應國有經濟功能定位的實現。依據《指導意見》,國有資本要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這就是一個未來滿足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實現的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調整方向。從此次疫情看,未來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調整應當按照以下方向進行。

  第一,兼顧產業升級與拉動經濟。未來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調整要滿足兩個標準,一是在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控制地位;二是國有經濟要發揮主導作用,推動、確保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從這次疫情看,結合該兩項標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方向(著力點)即是所謂的“新基建”。從產業方向看,新基建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交織、重合。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新基建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強大消費市場,新基建的實施必將極大地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長。目前,央企已開始布局發力新基建。隨著時間推移,央企在新基建中會有更多更好的表現,更好地服務於高質量工業化、高質量城鎮化,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於中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二,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雲辦公”“線上經營”“智能化製造”“無接觸生產”。數字化智能化的運用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糾治、物資調配、居民生活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等多個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例如,中央企業充分運用數字智能技術快速發現密接人員、開展疫情防控監測預警、調度醫療物資生產,顯著提升了防控效率。從技術路徑看,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無疑是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方向。這也是疫情倒逼國有經濟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結果。從企業層面看,當前,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要區分產業類型特點和產業層次,重點圍繞基礎端、平台端、應用端三個維度展開:著力構建新基礎設施,促進互聯互通;強化平台功能,實現網絡協同;提高應用水平,打造數字化新場景。

  第三,國有經濟的布局結構是動態可調節的。如上所述,國有企業的功能定位是動態可調節的,因而國有經濟的布局結構也是動態可調節的。在此次抗擊疫情中,一些國有企業為滿足抗疫的需要,上馬了口罩、防護服等項目。由於這些產品可能不是這些央企正常情況下的主業方向。因此,疫情之後,隨著需求的下降,生產口罩等產品的央企對這類資產應當有一個調節的過程,即出售非這類主業的資產,向某個相關生產企業集中,以獲得規模效益。當然,由於國有經濟的布局結構因滿足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國有企業的功能定位是動態可調節的,即說明是雙向的。至於何時進入、何時退出,則應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

  第四,保證中國經濟的安全性、產業鏈的完整性與供給的有效性。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產業鏈最全的國家,這是中國的經濟優勢,未來還需要加強。

  國企與民企協同發揮作用

  文章指出,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形成國有、民營、外資各有其一的發展格局。因此,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既是中國憲法的規定,也是目前中國經濟的現實寫照。混合所有制經濟基本特征體現為公、私經濟的深度融合。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之間既有市場競爭又有協同合作,形成了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統一體。在此次抗擊疫情中,這種國企與民企之間的協同合作關係又一次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橫向看,同一個產品,國企、民企都在生產,共同供應市場。如口罩、防護服、消毒液之類的抗疫產品,中石化、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國機集團、新興際華集團等這樣的“巨無霸”央企都在生產,而如比亞迪等這樣的以汽車為主業的民企也在生產口罩。另外,如富士康這樣的台資企業也在生產口罩,其口罩產能已達到百萬級。二是從縱向看,國企與民企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上各有所分工、側重點不同。如國企供應口罩布、口罩生產機,民企從事口罩生產等。

  應該說,這次疫情再一次檢驗了國企、民企這種分工格局的效率與合理性,以此次抗疫為契機,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民營經濟與經濟結構調整中,應當進一步優化國企、民企之間這種分工合作的格局。從企業層面看,民資與國資融合的一個重要通道就是正在推進的國企混改。國企混改將為民資以戰投方式參與混改提供更多的實現途徑,有助於增加民資投資渠道,增加了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之間的融合。在中觀與宏觀層面,從發展布局看,國有經濟分布在基礎性行業和支柱產業的國有資產比重超過50%,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與關鍵領域占有主導地位,民營企業則主要分布在服務業、製造業等一般競爭性領域,貢獻了中國GDP的60%、國家稅收的70%、企業總數的80%、新增就業的90%。從製造業看,國企和民企多數是上下游關係,民企從事製造業偏下游,但也更加接近市場。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有很多外協零部件供應商,與民企合作。兩者互補性大於競爭性,通過資源整合,可以取長補短、實現雙贏。當然,國有企業要在競爭中性的前提下與民營企業競爭、聯合。上述所說國有經濟保障國家經濟安全與產業鏈完整之事,國有企業也需要與民營企業聯合來共同完成。國企與民企將作為“缺一不可”的雙引擎,共同驅動中國未來新一輪經濟增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