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戒煙太難 擰緊這道“神經閥門”可遏制煙癮 
http://www.CRNTT.com   2020-07-28 11:47:24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近日,記者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獲悉,該醫院放射科張敏鳴教授團隊通過對30位志願者大腦進行功能性磁共振分析,對自主戒煙難的問題給出了科學闡釋,並提出刺激大腦中紋狀體與其他腦區的神經連接使之功能增強,或許可以幫助人們戒煙。該論文發表於學術刊物《成癮生物學》。

  “香煙裡的尼古丁顆粒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大腦,會和大腦裡的煙碱型乙醯膽碱受體結合,導致多巴胺的釋放讓人產生快感,而多巴胺主要由紋狀體釋放。”論文第一作者王超博士說,根據現有統計數據,憑毅力戒煙的成功率僅3%—5%,即使進行6個月以上的戒煙治療後,成功率也只有14%—49%。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科研團隊招募了一批吸煙成癮的志願者,向他們提供12周的藥物幫助他們戒煙,再通過對比志願者們戒煙實驗前後兩次大腦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結果,來研究30位志願者不同的戒煙結果是否與其大腦中不同功能改變有關。

  其中,16位志願者用藥後基本無戒斷症狀,還有14位用藥後仍忍不住複吸。科研人員發現,戒煙成功者的紋狀體核團與其他腦區的神經連接,相比戒煙治療前顯著增強,而戒煙失敗者的神經連接卻減弱了。王超說:“這說明紋狀體神經連接的增強與吸煙者戒煙成功有關,而紋狀體神經連接的減弱則與戒煙失敗(出現複吸)有關。”
  
  王超表示,神經調控治療近年來發展很快,高頻的經顱磁刺激可以增強紋狀體的功能連接,有望應用於對尼古丁成癮的治療。這項研究為團隊下一步的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這些紋狀體功能連接可能成為更有效治療尼古丁成癮的潛在治療靶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