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蘭州大學打造教育扶貧新樣本
http://www.CRNTT.com   2020-08-15 11:29:09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據人民網報道,“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甘肅通渭文廟街小學的教室裡,傳出整齊清脆的誦讀聲,令人思緒飛揚,仿佛回到了當年的長征路上。

  1935年9月27日, 黨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改編之陝甘支隊抵達通渭重鎮榜羅,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作出到陝北擴大建立根據地、以陝北作為領導中國革命大本營的戰略決策。9月29日,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中共中央領導進駐通渭縣城。當晚,毛澤東在文廟街小學接見一縱隊第一大隊先鋒連全體指戰員時, 豪情滿懷地朗誦了《七律·長征》一詩, 鼓舞紅軍踏上了長征的最後里程。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際,“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甘肅線報道團走進定西市通渭縣,探訪到一份以培訓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的新樣本。

  學好普通話 推開一扇門

  “小同學,剛才朗誦時你的發音很標準,你平時是怎樣學習普通話的呢?”面對記者的提問,文廟街小學張文驍同學回答說:“在學校裡,老師和同學們都說普通話。我覺得說普通話的氛圍很重要,我堅信,只要努力學習,普通話水平一定能提高。”

  文廟街小學教師張桂瑩最近參加了一個針對教師開展的普通話培訓班,她告訴記者,受通渭方言的影響,在學習普通話時,區分前後鼻韵母,邊音l和鼻音n、ai、ei以及開合度等都是難點。老師們在培訓中進行了糾音訓練。自己說好普通話,才能給孩子們教好普通話。

  “學好普通話,對孩子們以後學習藝術專業有很大的幫助。”同為普通話培訓班的學員、來自通渭縣第三中學的何小權是一名音樂教師,他對自己普通話水平的進步很滿意:“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身上所肩負的責任不僅是自己學好普通話,還要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普通話環境,在教學中教授學生發音技巧,及時糾正學生語音問題,帶動學生做好文化傳承。普通話說得好,相當於打開了對外溝通的大門,無論學生們今後從事什麼行業,都會受益一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