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0-08-23 08:48:48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海洋經濟已跨入以高新技術引領的新時代,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各國爭相搶占的科技制高點。應進一步破解制約中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難題,推動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盛朝迅文章表示,近年來,在中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有關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的帶動下,創新要素和社會資金向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集聚態勢明顯,重點領域技術加快突破、示範應用逐步增多、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規模日益擴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制約

  文章分析,一是產業規模體量偏小,總體發展水平不高。海洋船舶產業進入調整期,占主要海洋產業比重從2012年的6.5%下降至2019年的3.3%。2019年,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三個產業增加值占全部海洋生產總值僅為1.85%,相比2015年僅提升0.3個百分點。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仍以資源依賴型為主,海洋產品還主要集中在初級產品階段,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較低,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弱。真正有影響力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還不多見,很多涉海企業主業並不在海洋產業領域。

  二是關鍵核心技術差距較大,創新能力有待提高。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總體處於中等略偏上水平,但核心零部件研發製造能力較低,國產化率低於20%,關鍵技術基本由歐美企業壟斷。深海技術和裝備亟待突破,總體水平落後發達國家10年左右,個別領域如海洋材料與工藝、通用技術設備等落後20年。海洋生物產業關鍵技術亟待完善與集成,海洋微生物菌株的篩選、改造及大規模發酵、海洋活性天然產物的大規模高效制備、海洋創新藥物研發等仍處於孕育期。海水淡化基礎研究不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較少,設備製造及配套能力較弱,反滲透海水淡化的核心材料和關鍵設備主要依賴進口,國產化率不到50%。深海水下機器人焊接技術一直難以提升,高端焊接電源技術受制於人。海上風電場設計、整機製造、芯片和軟件設計等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三是產業生態還不完善,產業發展缺乏市場應用空間。中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起步較晚,在資金供給、人才儲備、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等方面機制還不完善,制約了產業創新發展。資金方面,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具有資金需求量大,風險高的特點,對投融資保障機制要求較高。但中國市場機構對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長規律、運營特點、潛在風險了解不夠,開發的針對性產品較少。市場方面,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由於應用機制不健全,且缺少國家級的公共試驗平台,工程化和實用化的進程緩慢,產業化發展較為困難。海水綜合利用產業關鍵材料、設備國產化率不高,成套化技術尚待成熟,缺乏大型海水利用自主示範工程引導,在產業開發規模上有待提升。海水淡化、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還缺乏成熟的市場應用需求。人才方面,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人才流失問題較為突出。

  四是有針對性的扶持不足,政策支持方式亟待改進。中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處於發展初期,離不開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但目前國內對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整體支持力度和針對性有待提高。第一,規劃引導不足。雖然中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海洋產業相關規劃和政策文件中都有涉及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內容,但還沒有專門針對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規劃和管理體制機制,缺少具體的落實政策和措施,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戰略定位等亟待明確。第二,經費投入不足。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是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值的領域,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中國政府投入明顯不足。同時,也缺乏針對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先期預研投資、創業投資、擔保基金、風險資本市場等資金扶持。第三,支持政策不足。對初期市場的引導和培育、政府採購等措施落實不力,產業發展缺乏強有力的需求政策。現行的稅收政策不能激勵和吸引資金投入到新興海洋產業領域,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難以獲得持續的經費支持。仍沒有建立起共性技術服務平台和系統,政府引導和推動作用發揮不足。

  促進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

  文章指出,為破解中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難題,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一個時期,中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海洋經濟重要論述,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企業為主導,堅持以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驅動為根本動力,堅持以“創新、集群、綠色、統籌、開放”為主要著力點,推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布局優化集群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陸海統籌聯動發展、國際合作開放發展,積極實施一批重大海洋工程與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大投入,著力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圍繞擴大有效市場需求、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精准施策,大力發展海洋藥物與生物製品、海洋裝備製造、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產業,加快形成一批海洋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打造一批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地和戰略平台,有力支撐中國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持續健康發展。當前,海洋工程裝備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全球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遭受嚴重衝擊,新訂單大幅萎縮,已建成和在建產品大面積延期或撤單。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正處在生存與發展的關鍵階段,既面臨嚴峻挑戰,也面臨加快趕超的戰略機遇。應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為動力,加快調結構、去庫存、補短板、創品牌,不斷優化產業發展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國際競爭能力。

  推動海洋藥物與生物製品跨越式發展。海洋的生物多樣性不僅為人類提供了優質的食物與能源資源,也為創新藥物提供了巨大的開發潛力。應把握全球海洋藥物與生物製品產業發展趨勢,堅持資源優先、強化應用導向,進一步加大投入,夯實產業創新基礎,優化產業生態,激發市場活力,著力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斷提升中國海洋藥物與生物製品產業規模與效益,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洋藥物與生物製品產業體系。

  促進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加大對海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推動海水利用產業發展,對於保障沿海地區水安全、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應按照“突破關鍵技術、夯實製造支撐、做優增值服務、深化國際合作、優化發展環境”的思路,提升海水利用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製造業、補齊海水淡化服務業短板、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形成上下鏈條協同聯動、製造服務融合發展、技術裝備自主可控的海水淡化產業體系,優化健全海水淡化發展機制和政策,進一步提高海水淡化應用市場規模,培育建成一批海水淡化領軍企業、優勢產業集群和綜合利用示範區,大力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化應用為支撐、以提高戰略支撐能力為導向的海水淡化產業,為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水資源保障,逐步育成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