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讀懂中國經濟“雙循環”背後的“戰略抉擇”
http://www.CRNTT.com   2020-08-26 08:24:38


 

  事實上,從全球範圍看,內循環的經濟占GDP80%以上、外循環的經濟占GDP20%以內,是經濟強國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美國、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均是如此。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已經在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轉變,經常項目順差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現在的不到1%,已降到國際公認的3%以內的均衡水平,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7個年份超過100%。

  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中國GDP總量已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是製造業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供應體系可以為企業提供集產業配套、融資、生產性服務、開放性研發等融多元性為一體的發展生態系統。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電子商務、交通物流等行業,又進一步提升了產業鏈供應鏈的功能效率。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既可以拉動現代經濟增長,又能促進全球資源整合創新,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加快形成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可以充分發揮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推動中國不斷提升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作為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經濟體,中國要擴大內需仍離不開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和暢通。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仍在努力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通過改善營商環境、保護知識產權、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加快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等一系列舉措,中國在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的同時,也將為世界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久久為功。面對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更要保持定力和耐力,把握新發展格局背後的戰略抉擇,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於開頂風船,善於轉危為機,努力推動中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