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保市場主體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20-09-06 08:36:02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今年以來,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中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提出“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強調守住“六保”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楊瑞龍文章表示,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與社會保障政策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手段,但要讓穩就業與保民生具有可持續性,關鍵還是要保市場主體。到2019年底,中國已有市場主體1.23億戶,其中企業3858萬戶,個體工商戶8261萬戶。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這些市場主體是中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對此,我們需充分認識和理解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重大意義,通過更好保市場主體來穩就業保民生。

  市場主體是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

  文章稱,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了巨大衝擊,中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優先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著眼於保民生,我們當然可以通過政府出台一系列社會保障、社會救濟等政策來實現,但長遠來看,可持續的民生保障還是要靠穩就業來實現。家庭有了就業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有了消費能力,從而為經濟增長注入動力。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的目標。

  著力穩就業,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比如,通過推出“新基建”等領域的投資計劃直接創造就業;通過減稅降費、財政補貼等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通過優化融資環境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幫助企業改善經營條件,使企業有能力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適度降低利率,刺激投資與消費需求,以一定的經濟增長支撐一定的就業水平;等等。

  但也要看到,一系列穩就業保民生的政策措施是否有效、可持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主體的發展狀況。市場主體是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市場主體發展得好,穩就業保民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當前,我們要穩就業,就必須有效控制疫情,推動復工復產,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特別是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的目標,就必須讓企業保持一定的投資率,實現必要的經濟增長。

  總而言之,保民生就必須穩就業,穩就業就必須保市場主體,穩就業保民生的關鍵是保市場主體。

  保市場主體需“輸血”與“造血”並重

  文章分析,市場主體的活力是保持國民經濟整體活力的微觀基礎。市場主體能否基於效率原則與利益動機對市場信號做出靈敏及時的反應,決定了市場機制能否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這也關係到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因為宏觀經濟政策是否有效,除了需考量政策本身是否符合實際之外,還取決於宏觀政策的傳導機制及市場主體能否靈敏及時地做出適應性反應。

  保市場主體通常有兩條路徑:一是為市場主體“輸血”,即通過出台一系列以行政手段為主導的救助政策,針對某個特定行業或者某個特定企業給予特定的救助;二是促進市場主體自己“造血”,通過優化某些市場條件或者某些制度環境來激發企業的活力,政府不直接干預企業,而是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在經濟受到疫情衝擊的情況下,短期內以“輸血”為主對企業進行救助是必要的。具體包括減稅降費、給企業特別補貼、通過行政辦法給予企業特別的貸款優惠等。政府的“輸血”行動能否有效提升市場主體的生存能力,取決於“輸血”的方式與效果。

  一是能否科學確定“輸血”的對象。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並非所有企業都需要救助,如果採用“一刀切”的辦法對所有企業給予救助,可能會導致“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對此,我們既要避免資源浪費,又要防止對“僵屍企業”和一些需要被淘汰的落後產能企業“輸血”。

  二是能否推動“輸血”政策及時落地。救助政策應該在市場主體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及時落地。當前很多部門都推出了為企業紓困解難的措施,但若政策落實的中間環節太多,很可能出現好政策落實慢的情況,錯過為企業“輸血”的最佳時機,政策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三是能否增強救助政策的精准度。企業遇到的困難各有不同,統一的紓困解難措施很難滿足不同企業的不同需要,這就要增強救助政策的精准度,在落實層面針對企業面臨的具體問題對症下藥。

  四是能否暢通救助政策的傳導機制。這幾年我們出台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減租降息的政策,支持企業渡過難關,但有些企業反映沒有切實感受到相關政策的實惠,原因之一就是“輸血”政策的傳導機制不暢通,這個問題同樣值得重視。

  以“輸血”的方式保市場主體儘管在短期內見效比較快,但效果難以持續。特別是有可能加劇企業對政策的依賴,使某些企業產生“等靠要”思想,反而抑制了企業發展的活力。因此,短期來看,通過“輸血”救助市場主體是必要的,但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持續推進,更需要在加強企業自身“造血”功能方面發力,通過營造更適宜企業發展的市場環境等,提升企業走出經營困境、實現更好發展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