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互關領館之後的中美關係向何處去
http://www.CRNTT.com   2020-09-14 11:06:40


 

  英國廣播公司7月27日的評論認為,中美關係這一輪的緊張基本上是由美國推動的。英國《衛報》發表文章指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幾個月里,特朗普政府的種種謊言和誇張論調,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轉移人們對美國應對新冠疫情不力造成災難性後果的注意力,“美國外交醜陋、虛偽、殘忍、恃強凌弱,是一種在自私自利的胡言亂語中進行的可悲交易”。

  離美國大選不到百日,特朗普的選情告急,迫使其不得不調整競選策略,而加大打中國牌的力度則是他的智囊給其出的餿主意。CNN的評論認為,未來三個多月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每位選民必須嚴肅思考,美國的民主制度究竟向何處去。一旦特朗普敗選,特朗普不承認大選結果怎麼辦?這些看似不可能的問題都無情地擺在美國人面前。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是一個沒有底線的人,人們經常談論的底線,其實只不過是大家為特朗普預設的底線而已。一些媒體甚至猜測,特朗普萬不得已可能發動一場戰爭,以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為由推遲大選。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使在二戰期間,美國的大選也照常舉行。而這一次會不會是個例外,特朗普會不會把零概率變成大概率事件,值得高度關注。

  長期研究中美關係的人士不斷提醒,對華強硬已是兩黨共識,不會隨著美國政黨輪替而出現大的調整,對此不應再抱幻想。回顧40多年中美關係所走過的道路,儘管中美也遭遇過八十年代末的政治風波、美轟炸中國駐南使館事件以及2001年的南海撞機事件,但中美雙方都在外交層面上得以化解。本世紀以來,美國遭遇的911恐襲以及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國非但沒有落井下石,相反選擇與美國採取了合作態度,其根本原因是中美雙方在戰略接觸的政策框架下存在著一定的妥協空間。而如今這個框架被戰略競爭所取代,遏制成為中美關係的主旋律,中美之間的對抗性進一步強化,雙方都是從最壞的角度解釋和理解對方的一切動機。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前幾天在接受採訪時坦言,中美兩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基本停滯,這個現象極不正常。如果說對話是軟性的,而互關領館則是直接摧毀溝通與交流的硬件,這對雙邊關係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

  不過,英國廣播公司援引分析人士的看法稱,到目前為止,特朗普總統還不希望出現軍事對抗。這恐怕也是白宮讓美國防部長埃斯珀傳遞年底前希望訪華信息的用意之所在。前國防部長威廉.科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把中國視為敵人是非常危險的,雖然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與中國打交道了,但中國是無法迴避的對象”。不過,特朗普競選連任可打的牌實在太少,只能把中國當成了替罪羊,由此看來,雙方之間恐怕還得經歷幾個大的回合,否則很難坐下來談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