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TikTok“肥皂劇”:誰併購了誰?
http://www.CRNTT.com   2020-09-21 08:28:25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自2020年7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對TikTok“下狠手”以來,TikTok的命運就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當地時間9月14日,此事的最終結果似乎即將揭曉:字節跳動仍然是TikTok的控股者,但TikTok在形式上實現了“剝離”,將“創立一間獨立公司、雇傭2萬美國就業者”,並選擇甲骨文為其“信任技術夥伴”,通過“雲上加州”方式租用後者在美國本土的服務器,存放美國用戶的個人信息和數據資料;甲骨文則不再是傳說中的TikTok買家、注資者,而成了字節跳動的美方“合作夥伴”。

  一些國際分析家認為,“最大贏家是字節跳動”,理由是“既避免了賣掉資產,又成功留在了美國市場”。這個斷語似乎並不那麼精確:迄今,特朗普和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僅表示“研究研究”,且仍然拿所謂“安全問題”說事(儘管在這方面甚至美國人都普遍不以為然),鑒於“45天”的最後截止期限是北美時間9月20日,屆時情緒“跳脫”的特朗普是否會就此停止“選前折騰”,目前還不好說。如果他執意拿TikTok開刀,或再拋出一個“延長版寬限期”(比如,“凑巧”把寬限期延長到美國大選投票的11月3日),這出“肥皂劇”就仍會有“第二季”推出。

  說“覬覦TikTok的美國收購者收購企圖失敗”,恐也是個似是而非的假定:一個又一個“48小時”肥皂泡的幻滅,理應給圍觀者一個相當清晰的暗示,即“恐怕並沒有真心的買家”,其中一些在試探,另一些則恐怕是心照不宣、意在推動杠杆帶動某些股票價格異動,從而賺取波段差價吧。“肥皂劇”前幾集,字節跳動和張一鳴急於脫困,發表了一些公關言論,結果既未能成功打動特朗普,又激怒了不少原本同情他們的中國網民。儘管TikTok是一款國際流行應用,但其運作模式、經營根基,卻仍須立足中國市場。

  鑒於此,“肥皂劇”第一季中後階段,字節跳動也轉而改用對美相對強硬、對中國網民更加“柔和”的聲調。8月28日中國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被認為和TikTok攸關的“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赫然在列後,字節跳動更發出了“可以賣殼但不會將算法技術轉讓給美方”的信息。事實上,《目錄》出台後,沒有中國有關部門的批准,即便有人真想買,恐怕也賣不成。

  中方的“緊箍咒”和字節跳動隨後審時度勢的“改口”,令投資市場翻雲覆雨的“雲買家”們“造夢空間”收窄,轉而採取了另一種富有技巧的“信任技術夥伴”模式,希望借此繼續“造夢”。根據最新公布的字節跳動—甲骨文合作模式,與其說“甲骨文注資TikTok”,毋寧說“TikTok注資甲骨文”。因為甲骨文無需掏一分錢,反倒是字節跳動要花錢向甲骨文租用在美服務器,並委托甲骨文管理TikTok美國用戶資料。當然,這只是紙面上的說法。至於所謂“深度參與管理”的美國私募General Atlantic、美國創投基金紅杉資本,他們正是TikTok乃至字節跳動近年來“呼風喚雨”的“舞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太較真就無趣了。

  儘管“肥皂劇第一季”如此戲劇性落幕,讓原本氣勢汹汹的特朗普顯得虎頭蛇尾,不無尷尬,但他也不會一無所獲:他和甲骨文團隊的關係向來不錯,而與公認在數據庫及服務器方面更有競爭力的亞馬遜有過節。字節跳動如此取舍,實際上等於變相支付了一筆“面子費”,且關閉TikTok等“一閃念”在美國缺乏知音,甚至在自己鐵杆支持者中也“曲高和寡”。在距離大選投票不到一個半月的當下繼續折騰“肥皂劇第二季”貌似並不划算,就坡下驢、見好就收,似乎更合邏輯一些。

  然而特朗普和其團隊,貌似未必會把“情理”“邏輯”之類太過放在心上。9月20日的“45天大限”轉瞬即到,11月3日的大選投票重頭戲也為期不遠,借題發揮或“造題發揮”再賭一把,看看能否利用“TikTok效應”多少再撬動一點選情,也絕非不可能發生的事。反正成了最好,不成也沒啥損失。

  來源:中國網  作者:陶短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