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加快建立技術創新體系的三個著力點
http://www.CRNTT.com   2020-09-25 08:43:02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中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由此可見,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要發揮更強有力的作用,因而也要求我們加快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

  經濟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鄧麗姝文章表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這些年來,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技術創新體系日益受到重視。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中國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確實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企業創新主動性增強,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逐步增強,產學研合作組織不斷完善,有效推動了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的提升。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仍存在企業主體地位不強、市場作用發揮不夠、產學研協同創新組織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導致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的能力不足,總體上創新能力尚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將“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全面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的重要舉措。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握好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這三個著力點,進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創新體系效能,以科技創新持續催生新發展動能、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強大的企業創新主體

  文章指出,擁有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和企業集群,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使企業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我們要以這些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主導作用。一是加強企業主導的創新組織建設。支持企業主導建立基礎前沿研究機構,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開發。從多方面加快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突出企業主體作用。推動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支持領軍企業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依托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完善由企業牽頭實施應用性重大科技項目的機制。二是支持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設研發和技術轉移機構,加強研發創新成果應用與推廣、標準研製等。推進科技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重點功能區與高校院所建立長效對接機制,加強聯繫交流,打通企業承接轉化重大創新項目的通道,加快形成新產品和新業務增長點,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極。三是加強大中小企業的融通創新。支持大企業整合行業創新資源,主導建設開放式創新服務平台,面向中小企業開放產業資源、應用場景和研發需求,開展專業孵化服務,推進合作研發。打造行業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種子企業等組成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建設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的高精尖企業集群。

  健全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

  文章認為,市場機制在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中的基礎作用不容忽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讓市場真正在創新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為我們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構建要素完備、目標明確、功能齊全、運行有效的技術創新體系指明了努力方向。目前,要進一步夯實市場化組織機制保障,強化市場導向,激發創新發展活力,有效提升創新體系效能。一是優化創新服務組織體系。科技服務業能夠有效集聚和配置創新要素,是創新體系市場機制實現的重要載體。加快發展一批具有整合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能力的科技服務機構,建設綜合服務平台,開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一體化全鏈條服務。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構建區域特色創新體系,構建多層次、多領域、定制化的開放共享服務網絡。建設多層次多元化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開拓應用研發、技術轉移、創業孵化、創業投資相融合的新型服務模式,支持企業探索新商業模式和產業化路徑。二是完善科技創新市場化體制機制。加強政策統籌,健全政策體系,完善各創新主體、創新環節、創新領域協同共生的制度基礎,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高效互動。聚焦市場准入制度、市場監管體系、競爭政策,完善新興產業培育的制度保障,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實現市場准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激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市場監管體系,探索適用於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措施。

  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文章稱,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只有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才能讓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有效銜接,進而促進基礎研究轉化為原始創新能力。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產學研結合在創新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促進創新主體有效協同與融合互動,貫通基礎前沿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應用與產業發展的創新鏈,形成系統合力。一是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支持龍頭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協同開展以應用為導向的基礎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原始創新。支持產學研合作建設創新基地、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以技術突破引領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二是打通高校院所和企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探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有效機制與模式,開展從項目發現、技術評估到孵化、投資的全過程服務,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和市場化運營能力,著重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問題,推動原始創新和科研成果落地轉化。三是完善協同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產業創新聯盟運行機制,促進技術創新、標準創制、成果轉化,探索聯合攻關、利益共享、知識產權運營的有效模式,提升協同創新效果。推動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探索產學研融合發展新模式。統籌協調做好核心技術攻關、企業研發服務、成果孵化轉化等方面的工作,實現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一體化融合創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