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國前三季度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8人
http://www.CRNTT.com   2020-10-07 16:57:37


 

  前三季度,全國洪澇災害受災範圍廣,重災區域集中。主要災情指標呈現“三升、兩降”特點:一是受災人次上升。共有29個省(區、市)290個地級市1904個縣區受到洪澇災害影響,7373.7萬人次受災,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19.1%。二是轉移安置人數上升。全國緊急轉移安置474.3萬人次,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46.6%,為近年同期最多。三是直接經濟損失上升。洪澇災害影響範圍大、持續時間長、受災程度深,農業漁業、居民住房、城鄉工商戶、基礎設施等損毀嚴重,直接經濟損失2198.6億元,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27.6%。四是死亡失蹤人數下降。各地加強監測預警,及時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全力做好搶險救援,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全國洪澇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278人,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51.5%。五是倒塌房屋數量下降。隨著近年來農村房屋質量明顯改善、抗災能力提升,防洪工程體系發揮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了因災倒損民房數量。洪澇災害造成7.2萬間房屋倒塌,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57.4%。

  此外,受持續強降雨影響,西南、中南、西北地區地質災害頻發多發。前三季度,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6297起,主要以中小型為主,占比98%,未發生單次造成10人以上死亡失蹤的地質災害事件。西南地區地質災害發生次數、因災死亡失蹤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均最多,占全國總數的5成以上。

  三、乾旱災害階段性、區域性特征明顯

  前三季度,旱情較常年明顯偏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階段性特征明顯。全國旱情從年初開始,主要經歷了西南地區冬春旱、華北地區春旱和東北地區夏伏旱,雲南省受旱時間長達半年之久。二是區域性特征明顯。除雲南外,今年北方地區旱情相對較重,遼寧、內蒙古、山西、陝西、新疆5省(區)因旱農作物受災面積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占全國旱災總損失的62%和66%。三是旱澇災害交替發生。部分地區降雨時空分布明顯不均,階段性的旱澇災害在多地同時發生,四川、重慶、遼寧、吉林等省(市)前期旱情較重,入汛後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旱澇急轉。四是局地旱情較重。雲南省受連年降水偏少影響,水利工程蓄水不足,加上今春降水偏少態勢持續,旱情持續發展,峰值時全省有159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786千公頃農作物受災。6月下旬至7月底,東北地區降雨偏少4成,旱情峰值時遼寧、吉林等省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336千公頃。進入8月份後,全國累積面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主要江河來水量總體偏多,全國大部旱情緩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