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地政策頻出 智能製造升級再添引擎 
http://www.CRNTT.com   2020-10-13 13:59:48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也表示,製造業是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壓艙石”,加速製造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有利於緩解疫情對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造成的堵點問題。而5G、人工智能等通用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製造業提供了科技賦能的新機會,將進一步推動智能製造擴能、提質、增效。

  作為製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智能製造政策體系正不斷完善。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指出,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融合發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製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夯實融合發展的基礎支撐,健全法律法規,提升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制約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關鍵問題是需求不足。”張立群認為,今年疫情對出口、投資和消費等三大需求造成了嚴重衝擊,需求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他指出,需求對供給能力釋放和國內經濟大循環順暢運轉有決定性作用。需求不足,微觀看會惡化企業市場預期、抑制生產經營活動擴大;宏觀看會形成嚴重的產能過剩和資源利用效率下降。因此暢通國內大循環、帶動內外雙循環、鞏固經濟增長勢頭的關鍵,是牢牢把握住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盡快解決需求不足問題。

  “市場不好時,企業不會擴大投資;在就業和收入情況不好時,居民不會擴大消費。”張立群表示,企業和居民等市場主體具有順周期的行為特點。面對需求不足的問題,必須充分發揮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通過財政貨幣政策的緊密配合,有效提振政府投資,進而帶動市場需求好轉,帶動企業、居民行為特點轉變。

  張立群指出,面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建設高水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保設施的任務迫在眉睫。要把提振政府投資與補短板、強基礎的任務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長遠綜合規劃大量增加重大工程項目儲備,利用財政貨幣政策形成的充沛資金,盡快啟動補短板、強基礎的宏大工程,鞏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勢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