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貧困地區盡快脫貧,增強脫貧內生動力,黨中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格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參與,在援助物資項目的同時,派出精幹力量深入“三區三州”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等駐點幫扶,把黨的溫暖帶到基層一線。
地處滇西北橫斷山區的寧蒗縣俗稱“小涼山”,全縣91個村(社區)中有82個貧困村,跑馬坪村更是貧中之貧。2016年8月,寧蒗縣決定成立駐跑馬坪村扶貧工作隊,由縣紀委常委、縣監委委員沙天文擔任隊長。
駐村第一天,沙天文就立志帶領村民徹底甩掉“窮帽子”。村裡人居環境不好,他帶領工作隊對整個村莊的道路、溝渠、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進行了徹底清掃。村裡缺少扶貧產業,工作隊和農技部門協調運來10萬株花椒苗,免費發給貧困戶種植。
駐村任期結束,群眾舍不得他走,沙天文毅然選擇留下來。4年多過去,貧困戶的新房建好了、村口的花椒紅了、門前的道路通了,沙天文卻在走訪貧困戶的路上遭遇意外,永遠離開了他心愛的彝寨。
到最吃勁的地方去,啃硬骨頭。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奮戰在一線的紀檢監察幹部還有很多。
“剛到任時,村裡不通自來水,洗漱都成問題。”面對困難局面,福建省紀委監委下派梘頭村第一駐村書記曹銳多方奔走,不僅幫村裡接通自來水,還建起了幸福院,完成了旱廁改造和太陽能路燈安裝,整個村子都亮堂起來了。
“只要使真勁,就沒有幹不好的事。”河北省紀委監委駐村扶貧幹部崔景忠結合幫扶地區特點,反覆到群眾中了解意願,最終勾畫出一張“易地搬遷+產業扶貧+政策兜底”藍圖,給村裡留下了“能下蛋的雞”。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守為民情懷,持續深化整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監督,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