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握著力點 催生國企新發展動能
http://www.CRNTT.com   2020-10-20 08:56:28


 
  強化產業安全,突破科技創新工作難點

  文章提出,維護產業安全是科技創新工作的根本任務。國企既是產業的建設者,也是產業安全的維護者,要在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和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等方面,著眼產業發展,攻克技術難點,補齊產業短板,提升產業安全發展的水平和能力。一是準確把握發展形勢提升產業鏈水平。國企要根據國內產業發展形勢變化,科學分析和預測國際產業發展形勢,針對保護主義上升、新冠疫情等國內國際形勢變化,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通過科技創新手段,參與國際合作分工,補齊產業發展短板,保護好穩定好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產業鏈水平,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傳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二是發揮體制優勢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國企要發揮承擔國家重大戰略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等牽頭作用,以重大戰略工程和關鍵核心創新為抓手,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同傳統製造業深度融合,努力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統籌科技界、產業界、金融界等各方面通力合作,集成力量、密切配合,共同推動自主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有機互動,實現生產要素和創新要素充分流動,形成創新發展的合力,突破戰略性產品和關鍵性技術瓶頸,維護產業高質量安全發展。三是加速成果轉化推動國內大循環。國企要通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製造業轉型升級,健全成果轉化機制,探索形成科研面向市場需求,解決依賴國外較大和嚴重制約我國產業鏈現代化能力的問題,建立自主、可控、安全的產業鏈、創新鏈,使其成為一個具有韌性、能防範和化解各種外部風險的國內大循環。

  創新體制機制,暢通科技創新工作堵點

  文章認為,體制機制是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基礎。國企既是創新體制機制的探索者,也是創新體制機制的實踐者,要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和深化科研改革,打破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管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問題,暢通科技創新工作堵點,激發科技創新工作活力。一是深化科技創新機制。國企要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革和完善國企經營者的考核制度、評價制度與薪酬制度等,加大自主創新激勵力度。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創造寬鬆自由的創新空間,營造允許失誤、寬容失敗的環境。打破傳統科研管理方法,解除對科研人員人、財、物等方面束縛,改進科研人員薪酬和崗位管理,引入市場化和創新基因,發揮科研人員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加大技術創新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開展技術創新能力評價工作,建立考核與評價工作管理體系,形成國企技術創新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各創新主體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促進內部各創新主體協同發展。二是完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國企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形式、多層次的技術創新投入機制,吸收來自政府補貼、銀行和風險基金等渠道科技研發扶持資金,以資本的力量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迅速市場化和效益化。構建“分層分類”研發資金配置體系,合理布局研發經費投入方向,以市場為導向解決創新主體動力問題,建立科研與產業相互依托、合作共贏的格局。加強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和主體的融通創新,積極與民營企業合作,充分挖掘各方潛力、發揮各方優勢,促進資源效用最大化。三是完善科技人才工作機制。國企要選好用好一線創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工匠”和高層次科學領軍人才,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改革聘任制度、選拔制度、薪酬制度、激勵制度,營造吸引國際化人才、高端人才的良好環境。建立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科技評價體系,根據不同學科、不同研究領域和不同研究環節的特性和科技人員的特點,分別設置合理的評價指標,暢通人才發展渠道,制定有利於科研人員發展的評價辦法和有利於科研成果轉化的評價辦法。建立合理的創新回報激勵機制,鼓勵科技人員採用技術成果加股權、期權分配等方式參與分配改革。加大對本土人才的優選和培養力度,尤其是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實踐中培育本土人才。四是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機制。國企把科技創新工作和資本市場緊密結合,吸引科創板、創業板等資本市場目光,搶抓社會資本投資科技創新工作風起雲湧的戰略機遇期,主動對接資本市場,以資本的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工作成果迅速市場化、產品化和效益化。

  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創新型國企的需要,是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更是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迫切需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