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華網路報:台灣如何因應區域經濟整合新情勢
http://www.CRNTT.com   2020-10-28 09:16:00


 
  專欄續道,除了“貿易移轉效果”之外,還有“投資移轉效果”,台灣企業為了享有零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措施,就會從台灣出走到ASEAN+5投資,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近年來台積電與眾多台商到中國大陸設廠,台塑、燁聯等大企業到越南設廠,都是受“投資移轉效果”的影響,台灣若持續被國際區域經濟整合浪潮排出在外,產業出走造成空洞化危機是遲早之事。

  兩岸在2010年6月29日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9月12日生效,2011年1月1日“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計劃開始實施,台灣出口大陸產品中有539項列入免關稅與通關便捷的項目。如果這10年來,台灣能與中國大陸完成ECFA後續之貨品貿易、服務貿易與爭端解決機制,完成兩岸自由貿易協議,或許還能為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帶來希望。

  可惜的是,2016年5月民進黨執政後,由於兩岸關係愈來愈緊張,甚至走到戰爭的危險邊緣,ECFA後續協商早已中斷,台灣目前尚有數千項產品出口中國大陸要被徵收不同程度的關稅,這些產品將很難在ASEAN+5地區內與簽署RCEP國家的產品競爭。

  總而言之,在中美貿易衝突情況下,台灣還是必須根據自身經濟發展,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為了避免貿易邊緣化與產業空洞化,台灣與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進行經濟融合,進而加入RCEP,應該是最佳途徑,希望台灣各界即早提出各項因應措施,以免經濟受到邊緣化與空洞化的雙重打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