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停車難應供需雙側協同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0-10-29 08:25:16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已與美國相當,達到2.6億輛。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汽車普及程度遠超早期設想,停車難問題也隨之產生,成為不同類型城市的共同困擾。

  停車難在很多國家或地區都存在。由於發展階段不同,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從供給側管理轉移到以需求側管理為主的階段,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一些成熟的經驗或做法。在日本,大型商場和公共建築物必須配套建設一定數量的停車設施,緩解了市區停車難的問題。在德國,科技手段應用於停車管理,杜塞爾多夫國際機場停車場設有自動停車系統,當司機把汽車停放在停車場入口的指定區域後,自動停車系統會自動檢測車子的長度,將汽車移動、停放在停車場內的空位處。在英國,停車APP發展迅速,可用於預約停車時段和車位、支付停車費,節約了停車時間,提高了車位利用率。在美國的一些城市,城市外圍建有大型停車場,便於住在郊區的人員停車,再換乘公交進城。差異化價格設計,也是解決停車問題的重要手段。國外許多公共和私營停車設施,都針對不同停車需求設置了不同的收費標準。

  停車難已經成為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大頑疾。我國一些地區結合本地情況不斷改進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北京市多管齊下,因地制宜增設車位、實行路邊停車電子收費、鼓勵共享單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壓力。北京市大興區某街道為了解決本地車位缺口較大的難題,與附近某大型商場共同制定“有償使用、共享利用”的錯時停車方案,由商場提供1000個錯時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周邊居住小區的停車壓力。杭州市由城管委牽頭,以社會公共停車場外的各類停車場庫為資源,統籌停車信息和不同時段閑置的公私車位資源,通過“共停”平台實現車位業主、物業、平台各方利益共享。深圳市以配建停車位為主、路外公共停車為輔,構建開放高效的停車供給體系,到2020年全市累計新增40萬個以上停車位,通過全市停車數據聯網和動態信息發布,構建起全市智慧停車體系。

  實踐證明,解決停車難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從供給側與需求側共同發力,因地制宜補齊短板。從供給側來看,停車難問題最根本的解決思路在於改善公共交通,落實公交優先政策。可在大型公交樞紐附近修建大型停車樓或地下停車場,便於人們換乘公共交通。解決停車難還要與城市改造有機結合。近年來,各地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在加裝電梯、改善居住環境的同時,也應當重視解決居民停車問題,充分了解社區車位缺口情況,通過釋放公共空間增加車位、與周邊區域實施車位共享、晝夜差別化管理等,全方位改善居民車位供給服務。一些閑置廠房、樓宇可以通過合理規劃,改建為立體停車場,緩解停車緊張局面。從需求側來看,通過對不同地段的車位實行差異化收費標準,用活價格機制,可以促進車輛使用需求分流。針對部分區域車位緊張與閑置並存的情況,通過建設智慧城市系統,及時發布周邊空餘車位信息,將有助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我國各地經濟與社會發展基礎和條件不同,在解決停車難問題上,政府部門需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廣泛徵求公眾意見,借鑒國內外解決停車問題的做法。積極運用先進技術手段,靈活制定收費標準,供需雙側多管齊下,實現車位供求良性平衡。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許光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