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三板保險機構陸續"撤離" 掛牌機構僅剩20家
http://www.CRNTT.com   2020-11-24 10:58:53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目前,從2015年到2020年登陸新三板且目前處於掛牌狀態的保險機構數量分別為3家、8家、5家、2家、2家,以及0家。由此可見,2016年是保險機構登陸新三板的高峰時期,而今年截至目前無一家保險機構登陸新三板,同時,從目前排隊等待登陸新三板的公司來看,也沒有保險機構。與之相對的,近幾年,至少已經有13家保險中介公司從新三板“離場”,整體呈現出“進少出多”的狀態,今年則處於淨流出態勢。

  預期現實差是主因

  “在新三板掛牌,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公司知名度,同時為可能的融資需求做準備。”某保險中介公司負責人在登陸新三板之初向記者分析其原因。某頭部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也曾向記者表示,新三板是保險機構價格發現的地方,有利於融資,也方便股權流通。

  不過,部分公司在掛牌新三板之後發現,現實與理想的結果存在較大差異。多家保險中介公司表示,新三板股票流動性較低、融資成本較高甚至難以實現融資效果,而定期的信息披露不僅抬高了公司經營成本,且對其經營可能產生一定限製作用,“在業務拓展時期,有的信息還是不用公開披露會更方便一點,而且信息披露要走程序,也會影響決策效率。”一家保險中介公司負責人表示。同時,從信息披露的成本來看,據某券商人士介紹,各種相關費用大致在100萬元左右,儘管絕對數目不大,但對不少中小保險機構來說,也是較大的一塊硬性成本支出。

  從近幾年保險機構在新三板的融資情況來看,2016年到2020年(截至目前)分別有3家次、2家次、3家次、6家次以及0家次實施了股份增發,整體來看,融資案例並不多。今年,山東怡富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怡富保險代理”)於6月份發布了定增方案,但此後,該公司未繼續進行股票定向發行,未發布股份認購公告,認購對象未支付股份認購款。怡富保險代理基於市場及所處行業環境的變化,經與投資者友好協商,決定終止股票定向發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