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擴大內需為基本導向的高水平開放
http://www.CRNTT.com   2020-12-10 08:56:18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未來5年至15年,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潛力的釋放,將為中國走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空間,也將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更多正能量。初步測算,百萬億元級別的新增內需規模將為未來5年至15年中國實現4%至5%的經濟增長打下重要基礎。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文章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高水平開放有著其鮮明的特征:以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基本要求;以推動自由貿易進程為戰略目標;以服務貿易發展為重大任務;以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為重要突破;以制度型開放為突出特點;以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為重要保障。

  擴大內需在推進高水平開放中的導向作用

  文章分析,首先,未來5年至10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的巨大內需潛力是形成國內大市場的重要基礎。一是消費結構升級。2019年,中國服務型消費占比為45.9%。估計到2025年將達到52%左右,開始進入服務型消費社會;二是產業結構升級。2019年,中國服務業占比為53.9%。估計到2025年,中國服務業占比有可能接近60%。有研究預測,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有望突破60萬億元人民幣,占GDP比重將達到55%左右;三是城鄉結構升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尤其是高鐵時代帶動的城市群發展,估計到2025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66%左右。

  其次,擴大內需在引領高水平開放中的導向作用凸顯。14億人的內需大市場成為推進高水平開放的獨特優勢和基本條件。到2030年,中國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未來15年,中國累計服務進口額有望超過10萬億美元。隨著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內需潛力的釋放需要以更高水平開放融入國際經濟循環。

  最後,以擴大內需為基本導向的高水平開放支撐新發展格局形成。

  (一)支撐國內大循環。據統計,2019年,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7.8%,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未來5年至15年,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潛力的釋放,將為中國走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空間,也將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更多正能量。初步測算,百萬億元級別的新增內需規模將為未來5年至15年中國實現4%至5%的經濟增長打下重要基礎。

  (二)支撐國際大循環。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14年全球排名第一,2019年超過30%。預計未來5年至10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有望保持在25%至30%左右。更重要的是,中國內需市場的釋放,推動中國出口大國與進口大國並重,將對盡快實現全球經濟再平衡起到重要作用,由此為解決經濟全球化某些深層次的矛盾與問題創造條件。

  (三)支撐創新潛能的釋放。以擴大內需為基本導向,不是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要開放創新,並以開放創新釋放創新潛能。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企業的重大科技創新,都不可能再“閉門造車”,而是需要跨地區、跨國界的聯合創新、開放創新。其突出特征是全球性開放創新。中國經濟轉型與新一輪科技革命交織融合,需要以提高創新能力為重點厚植創新引領發展的根基,增強創新引領發展的技術支撐,構建研發—市場一體化體系,形成支持、鼓勵企業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全面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創新潛力。

  總體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應對複雜多變國內外環境實行的戰略轉型;絕不是短期舉措,而是與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趨勢相適應的中長期發展戰略。

  擴大內需重點是服務業市場和服務貿易發展

  文章指出,第一,推進“雙循環”的關鍵是加快服務貿易發展。

  服務貿易發展成為自由貿易的焦點。2010年至2019年,全球服務貿易額由7.8萬億美元增長至11.9萬億美元,年均名義增長4.8%,是同期貨物貿易增速的2倍;服務貿易額占貿易總額的比重由20.3%提高至23.8%,預計2040年將提升到50%。

  服務貿易發展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2014年至2019年,中國服務貿易額年均增長7.8%,是貨物貿易的2.2倍,是外貿整體增速的1.9倍。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升級對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貿易需求日益提升;消費結構升級對教育、醫療、健康、旅遊、文化、信息等生活性服務業領域的貿易需求日益提升。

  服務貿易發展仍是“短板”。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服務貿易國,但無論總量還是占比,仍有比較大的差距。2019年,中國服務貿易額僅為排名第一的美國的54.4%(按美元計),服務貿易額占外貿總額的比重僅為14.6%,低於世界23.9%的平均水平。“十四五”要同步推進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服務貿易開放進程。

  第二,關鍵是全面擴大服務業市場開放。

  加快服務業市場開放進程。目前,中國製造業領域約95%以上實現市場化,服務業領域這幾年的開放儘管在提速,但與製造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從現實情況看,市場壟斷與行政壟斷成為服務業市場准入放開後民營企業難以進入的突出障礙。為此,要將服務業市場對內對外開放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實質性打破服務業領域的各類市場壟斷與行政壟斷,推進服務業與新經濟的深度融合。

  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核心在於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例如,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要素市場;著眼於釋放人力資本活力,尤其是科研人員的活力,加快改革人才管理體制,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釋放巨大的創新潛能;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行以身份證代碼為唯一標識的居住證制度,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的巨大潛能;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市場利率與基準利率的“兩軌並一軌”,疏通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向信貸市場傳導的渠道等。

  第三,以制度型開放促進制度性變革。

  推進制度型開放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性變革。一方面,適應擴大服務貿易的現實需求,需要將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範圍從工業領域拓展到服務業領域,在推進服務業市場全面開放的前提下形成新的市場經濟規則;一方面,適應全球經貿規則加速重構的新態勢,需要實現開放層次向制度層面延伸,需要主動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更大程度與國際接軌。

  制度型開放的本質是實行競爭中性原則。當前,世界經濟進入更高層次的合作和競爭新階段:從強調要素流動到強調規則升級;從強調硬件競爭到強調營商環境等軟環境競爭;從強調邊境措施向強調勞工標準、環境標準、競爭政策等邊境內措施延伸。適應這一趨勢推進制度性變革,從本質上講,是要實行競爭中性原則,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在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方面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制度型開放倒逼監管體制變革。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重構凸顯跨境數據自由流動的重要性。比如,適應服務貿易發展趨勢,要市場開放中加快構建適應服務特點的監管體系,實現從商品監管向服務監管的提升。再例如,在數字經濟上,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憑借技術領先優勢主導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定,並在國際談判中堅持數字貿易開放原則。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達35.8萬億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已提升到36.2%。適應新經濟加快發展的趨勢,以制度型開放倒逼推進監管體制變革,需要對新經濟領域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參照國際先進經驗,加快形成新經濟領域壟斷標準,形成新經濟領域反壟斷的規則體系;加快出台《數據安全法》,保障數據安全、自由流動,規範跨境數據流動,加快以5G為重點的新基建建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