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黃肇松:台灣對拜登最佳期待介於這兩人之間
http://www.CRNTT.com   2020-12-11 15:27:09


 
  拜登對中旣合作又競爭

  然而,拜登在36年的參議員任內,長期活躍於參院外交委員會,歷經1970年代末卡特推動美中建交的大事,與中方接觸頻繁;2009年開始任奧巴馬副手的八年期間,交往更多,信守民主黨以“有紀律和原則的方式與中國交往”的主流思維。加上有民主黨“大老”卡特、“中老”克林頓、“少老”奧巴馬,都可能經常獻策,學者專家認為即使拜登持續抗中,使用的手段會漸趨缓和。採取既合作(防疫和減碳大方向一致)、又競爭(科技戰攸關美霸主利益難退讓)、也適當減缓(貿易戰和關税戰在符合美利益原則下作適當調整)。總体上,雖然就戰略和戰術而言,中國對特朗普與拜登都有所憂慮,但北京對拜登主政後的中美關係應該放心多了。
 
  美中關係最新的發展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25日打破18天的沈默,向美總統當選人拜登發出了賀電,強調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建議中美雙方“聚焦合作,管控分歧”。表達他期許跟他有多年交往歷史的拜登能夠在未來四年共享此發展願景。2022年習近平任中共總書記滿10年,將會續任,這是美國很清楚的。

  三、相互牽動下的美對台關係:四十年來,美國的中國政策和對台政策起伏變化,從未在完全的平行線上運轉,當前情勢尤見複雜。在台灣,有關切人士認為拜登打敗特朗普,是美國人“用選票救了台灣”;也有人感謝特朗普就任迄今已九度對台軍售,總值美金118億元,但又擔心拜登就任之後,對台部分軍售恐延宕;更有人耽憂如拜登抗中趨緩,是否影響美對台灣的支持。

  拜登曾提強化與台關係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那就正本清源,聽聽拜登自己怎麼說。紀錄顯示,40年來拜登僅於2001年8月上旬訪台一次,針對台灣前途問題,他的回答是“我堅決主張要由台灣人民來決定。”看似官式答法,仍具務實內涵。最近有關台灣的論述,是2020年10月下旬投書美國華文《世界日報》,稱許台灣的民主、經濟、科技發展和防疫典範,聲稱將強化與台灣的關係,也表示將改變應對中國的方式,在符合美國利益的領域與中國合作。 

  2020年11月中旬之後,美大選情勢趨於明朗,拜登以總統當選人身份所作公開談話中,未提及台灣,但數度強調會結合盟國力量強化與中國的競爭及必要的合作。此外,另一項應該是相當程度反映拜登對美中台複雜而敏感的三角關係思維的發言,是準國務卿—也是拜登長期首席外交顧問布林肯在競選期間說的,華府需要適時恢復與北京和台北之間“關係的平𧗾”。布林肯明顯的劍指特朗普,但吾人記憶所及,無法想像自民主黨老前輩卡特41年前接受中共三條件與之建立以來,華府與北京、台北的關係何時“平衡”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