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小寒”:曉日初長 寒梅吐蕊
http://www.CRNTT.com   2021-01-05 18:30:28


  中評社北京1月5日電/據新華網報道,“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節氣,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數九寒天”到了。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歷1月5日左右為“小寒”,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冷積久而寒生,“小寒”表示天氣寒冷,但寒氣尚小,還未達到最冷時節,再過半月“則大矣”,也就是進入“大寒”節氣了。

  “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北風吼。”在一般年份,“大寒”要比“小寒”冷,但在氣象記錄中,也有“小寒”比“大寒”冷的時候,“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到了如此寒冷的季節,河流冰封,土壤凍結,加之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天地萬物,一片寂寥。

  雖然“小寒”標誌著嚴冬的來臨,但寒到至極便是即將回暖之時。對大自然敏感的生物界開始萌動:冬陽淡淡,瘦梅先發;雁思北鄉,鵲始築巢,連山林中的雉雞也開始鳴叫起來。

  傳統醫學認為,寒為陰邪,最冷之時陰邪最盛,因此“小寒”是進補的最佳時節,但要針對自身的健康狀況和體質,不可隨意進補。

  羅澍偉建議,一般人只要注意日常飲食中多加些暖性食物,如羊肉等,以防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就可以了。養生要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由於“血遇寒則凝”,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年老體弱者,應格外注意日常的防寒保暖。中青年人要堅持規律生活和適當的體育鍛煉,“冬天動一動,不鬧大小病”。平時還要保持樂觀暢達的心緒,靜神少慮,身心愉悅度過漫長的寒冷冬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