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讓農村市場潛力變實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1-27 09:27:06


 
  增強消費提高農民收入

  擴大內需,還要從增強消費入手,其著力點是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收入的多少直接影響消費需求的數量和等級、層次。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尤其是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發展農村、農業,提高農民收入,也是真正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所在。當前我國農民增收進入“多輪驅動”時期,加之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等因素的影響,農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緩,扎實夯實農村工作,要著力解決農民增收問題。

  首先要建立起有利於農民增收的制度環境。一是創新並完善土地制度,提高農村土地附加值,使農民資產增值保值。當前,農民財產性收入僅占3%左右,農村資產財產功能未有效發揮。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係。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政策。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徵收公共利益用地認定機制,縮小土地徵收範圍。建立健全農村土地產權流轉交易制度,鼓勵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二是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提供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資本支撐。當前貸款難、融資難仍然是制約“三農”發展的瓶頸問題,要綜合運用市場機制、行政手段、財稅杠杆和貨幣政策等工具,形成支持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合力。穩妥培育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支持農村改革發展。探索構建農村綠色信貸服務體系,完善產品體系和服務機制。

  其次要形成因地制宜的農戶增收長效機制。一是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這是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加快推進農產品品質結構、品種結構、區域結構的優化。大力發展優勢、優質產品,加強農產品深加工。二是建立助農長效機制。在生產端,挑選一部分優質農產品的重點生產區域,特別是貧困地區,以特色農產品為對象,完善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幫助開發高品質的農產品;在銷售端,有效借助“互聯網+”模式,通過電商平台、直播等方式,助力優質農產品銷售。三是加強培育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興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和必由之路。四是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科技、信息、資金、人才等現代生產要素有效植入農業產業鏈的保障,是發展高效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的重要抓手,要在服務主體、服務能力、服務內容上著力。

  再次,要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切實提高農民的獲得感。城鄉發展差距是當前不平衡發展的制約性因素,要進一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一是城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均等化。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是鄉村發展的短板,補齊短板,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要讓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標準統一、制度並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鄉村,堅持先建機制、後建工程,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快實現城鄉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建設和管護。二是解決城鄉要素流動不暢問題。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促進各類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比如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等。三是縮小城鄉產業發展差距。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策略,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等新產業新業態為重要補充,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和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崔麗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