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數字人民幣優化中國貨幣支付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1-02-08 08:56:07


數字人民幣將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解構並重構中國貨幣與支付體系。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從2014年著手研發工作到2020年進行公開測試,中國版的法定數字貨幣即數字人民幣漸行漸近。這既是貨幣形態演變的必然趨勢,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數字人民幣將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解構並重構中國貨幣與支付體系。

  經濟參考報發表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文章稱,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貨幣形態數字化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在全球,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經濟重要驅動力和新的增長點。在中國,報告顯示,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36.2%。在這種情況下,逐步實現法定貨幣的電子化和數字化,有助於滿足數字經濟發展對貨幣和支付體系的更高要求。而互聯網和信息科技蓬勃發展,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數字貨幣產生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文章分析,從國際形勢看,有兩個趨勢是數字人民幣必須面對的:

  第一,形式多樣的虛擬貨幣正在加速滲透,或將對中國貨幣體系構成衝擊。在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屢創新高的同時,天秤幣(Libra)等所謂的穩定幣也在興起。雖然這些虛擬貨幣(穩定幣)無法承擔法定貨幣的職能,但在一定範圍和場景內受到追捧,以去中心化的模式在網絡上大規模交易。如果不加以防範,將可能侵蝕中國貨幣發行權。

  第二,多個國家正在開展數字貨幣研究,或將搶占法定數字貨幣先機。目前,已有不少國家在央行數字貨幣研發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或有意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包括法國、瑞典、沙特、泰國、土耳其、巴哈馬、巴巴多斯、烏拉圭等,美國近期也表現出對數字貨幣的濃厚興趣。如果中國不開展前瞻性部署,將難以在數字貨幣這場競賽中獲得先機。

  從國內情況看,較早研發數字人民幣,與中國支付結算體系現狀密切相關。一方面,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巨大、增長迅速,支付方式和產品推陳出新,支付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成為全球範圍內一道獨特風景線。目前,廣大用戶已經養成使用電子支付工具的習慣。另一方面,非銀行支付市場形成雙寡頭格局,大型支付機構壟斷數據和場景,大量交易在其體系內封閉循環,難以有效實施監管,不但侵害客戶合法權益,更不利於公平競爭和金融風險防範。在這種情境下,發行數字人民幣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

  文章指出,數字人民幣將在解構國內外諸多挑戰的基礎上,重構中國貨幣與支付體系。

  一是提供幣值穩定、無限法償的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由央行依法發行,具有人民幣現金所具有的全部特性,發揮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工具等功能,將有助於規範貨幣交易行為,節約社會成本,使現代金融和經濟活動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數字人民幣發行後,拒收現金行為或將減少。

  二是增強貨幣與支付體系公平性和普惠性。數字人民幣不向用戶收費,是面向全體公民的公共物品。作為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打破支付壁壘,在全部所支持的銀行和支付工具間實現流通;使用數字人民幣不用綁定銀行賬戶或支付賬戶,還可以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使用,使用場景和範圍更廣。

  三是更好地維護金融穩定和防範金融風險。數字人民幣中心化管理、“可控匿名”等特性,在保護用戶信息和隱私安全的同時,將支付活動置於有效管理之下,交易數據留存金融管理部門,解決現金交易中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助於打擊洗錢和反腐敗等,有助於金融風險監測和防控。

  此外,中國較早啟動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如果在法定數字貨幣方面開展國際合作,與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加強數字貨幣研發、監管等方面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將有助於更好地推動數字貨幣服務全球,也有助於中國更好地參與國際金融治理。

  2020年10月開始,以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等形式,數字人民幣先後在蘇州、深圳等地開展多輪有公眾參與的測試活動。此外,北京、上海、雄安等地也對數字人民幣進行內部測試。上述測試活動進展順利,但仍處於從封閉測試到公開測試的過渡階段。下一步,應在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進一步驗證的前提下,可以在全國範圍開展大規模公開測試,並在條件成熟時正式發行數字人民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